(一九四八年一月三十日)
一 大别山的形势
先谈一下全国的战略概势。去年七月到八月,我们首先转入反攻,接着陈谢、陈粟〔2〕、山东、华中、晋察冀、东北部队也全部转入了反攻。这一反攻的意义,在反攻第一线的我们,反而不容易了解。羊山集战斗〔3〕以前,我们是内线作战,非常痛快。反攻出来以后成为无后方作战,困难多了。反攻结果如何?意义如何?是失败还是胜利?有些同志发生疑问,环境恶劣时,情绪便起波动。
究竟我们反攻取得多大胜利?自反攻以来,歼灭了敌人六十九万人。这数字一点也不夸大。加上十二月歼灭敌人十一万人,总计歼敌八十万人。这里面有我们所歼灭的十一万人。我们自进到大别山以后,九月至十二月并未大打,也打掉了敌人五个旅,歼敌五万人。中央预计战争的进程,第二年再歼灭敌人九十六个旅,每月分配我们歼灭敌人两个旅,我们算是完成了任务。陈谢、陈粟、东北部队的战果更大。
更重要的是我们前进了一千里,创造了三大解放区〔4〕,人口多了四千五百万,建立了各级政权及军区组织。尽管大别山敌情最严重,但我们不仅实现了战略展开,而且战术也展开了,到处有我们的工作。我们已经在新解放区站住了脚,不会走是已经明确了,这在敌人也是看得清楚的。二陈〔5〕的情况比我们更轻松些。我们最后展开的江汉、桐柏两个区,因接受了大别山斗争的经验,已顺利地展开了。
第一年我们在内线打,对我们很方便,但如果继续在解放区打,便上了蒋介石的当。这样我们便来了个跃进,打破了蒋介石把战争放在解放区内打,摧毁解放区,使我们不能持久的毒计。现在,实现了我们的计划,解放了蒋管区四千五百万人口,这对蒋介石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蒋介石原计划要在河南征兵十一万人。如果我们再跃进一千里,便到了广东、福建,再跃进一个六百里便到了海边。
由于我们的跃进,使蒋介石征兵一百万人的计划只完成了百分之五十,逃兵便有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七十,现在靠抓丁来凑,这等于消灭了他一百万人,形势不能不起变化,这就是敌人失败了,我们胜利了,而这一反攻胜利还正在发展。
在东北,更迫使敌人缩在狭小的地区。我们增加了七百万人口,军队增加了六倍,装备很好,在数量、质量上都超过了敌人。敌人不但关外部队不能应付,还要从关内调兵。东北部队的反攻已使敌人很困难,天气很冷,零下三十度。战争是在长春至吉林、长春至沈阳两条线上进行的,地区很小。这次我军打得很好,牵制住敌人四十个师,消灭了敌人两个师,现在是要在北平到沈阳这条线上来打。东北发言人已公开宣布,今年要进关,这还需要歼灭敌人一部才能实现,但战争形势的发展一定如此。
晋察冀部队在收复石家庄〔6〕以后,形势大变了,新的胜利就要到来,它与东北相联系。
在山东,敌人只有三个机动部队。我们负担很轻,还可以出来,已恢复敌人重点进攻以前的状态。
在苏北,我们反攻出来建立的新部队战斗力很强,现已歼敌八千人,保持市镇四分之三,乡村十分之八,城市两座。
在陕北,我们的部队正在训练、休整,已攻占二十七座城,延安以北到榆林已完全归我们,关中人口、面积增加一倍。敌人占八座孤城,只有十一个旅,比过去重点进攻时弱得多,那时有三十四个旅。现在我们转入反攻,消灭胡宗南〔7〕是有把握的。
现在战略上我们是继续胜利,而敌人退后了一千里转入防御。过去敌人是“面”的防御,现在已转到“线”的防御,更发展到重点防御(如东北)。敌人在晋察冀、冀东是“线”的防御,平汉〔8〕以南只是“点”的防御。在陕北,敌人完全是“点”的防御。在晋冀鲁豫,敌人也完全是“点”的防御,而且防御的点也不多了。在鲁西南,敌人也是“点”的防御。在豫皖苏,敌人只有五师、七十五师,兵很少,也是“点”的防御。
蒋介石最怕被线线割断,点点包围。我们打下石家庄、运城两个战略据点,给敌人震动很大,使敌人的“点”也发生了恐慌。在东北,敌人已经不敢以一个师防御一个城市,我们一个攻势,敌人就要以二十来个师应付。敌人本来可以放弃一些“点”,但破了产的地主,放不下架子,这对我们很有利。
敌人过去是黄河战略,想把我们赶到黄河以北,现在则是长江、汉水战略。蒋介石惟恐我们过长江,他们内部估计只要我们一过江,蒋便完了。所谓完了不是不打,而是缩到一个角落进行挣扎。现在蒋介石的人力来源只有湖南,其他各省都不能完成征兵计划。两广〔9〕因游击战争开展,蒋不能在那里征兵。在云南、贵州他也征不了多少兵。四川已出兵四百五十万人,再搜刮也不多了。如果我们再过长江,打下湘、鄂、赣,蒋介石则一点办法也没有。他钱可以向美国要,人却不行。我们一过长江便胜利了。蒋介石想在最后无办法时,退到云、贵、川去打,这叫“马歇尔〔10〕计划”。我们如过了汉水便到了四川,“马歇尔计划”就会破产,蒋介石就断了退路。蒋介石要把战争扭到长江、汉水以北打,他叫这个战略是积极防御即进攻防御。如果说蒋介石的这个战略在过去还有进攻性,现在则丝毫没有了。敌人对大别山的进攻,只是战役性的。我们反攻意义之大,就在于迫使敌人改变了战略,这便是我们的胜利。
去年上半年,蒋介石向我山东、陕北两个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计一百个旅。当时我们在陕北只有三万人,打退了敌人三十万兵力的进攻。这一次,蒋介石只对我们这一区来了一次进攻,只有三十三个旅的兵力。二陈一打,敌人抽出了十几个旅,现在我们区只有敌人二十个旅,比刚到的时候还少三个旅。半年前敌人是一百个旅,现在拼命不过只有三十三个旅,而且一击就垮了。过去敌人是和我们扭着干,我们怎么打,敌人都不散,现在却不行了。根据这种形势,我们应该看到两点:(一)基本的形势敌人是防御的。(二)敌人是进攻的防御,我们叫它是垂死挣扎。垂死是基本的,不看到这一点,便不了解我们反攻所取得的胜利;挣扎是另一面,不看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松懈麻痹,丧失斗志。
我们今天是处在第一条线,陈谢占边,敌人对此很重视。因此,需要我们作很困难很艰苦的斗争,我们过了这一关下面便是过长江了。
蒋介石想不开,他是不会让出长江的,这便要打。我们不能只是从冀鲁豫搬到大别山,还要斗争。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阶段,一定要经过艰苦斗争。蒋介石和美国帝国主义不会放松斗争。我们既要了解敌人是垂死的,又要了解敌人还要作最后的挣扎,我们要准备克服诸多困难,这样我们办法便会更多。敌人在长江以南已无正规军,只在四川、云南各有一个师,但又抽不出来。我们在敌占地区进行游击,敌人已无力应付。蒋介石还要调兵去东北,但晋察热的兵力他已不能动,山东的兵力也已抽空了,再抽,青岛也就不能防御了。陕北的兵力也不能抽,他要布置洛阳到西安的防御。现在三大解放区周围的敌人共有四十八个旅,前次抽调三十三个旅时,敌人已全部空了,我们能破路八百四十里,原因就是没有敌人。
我们要看到敌人的挣扎,他们正以积极进攻扭住我们在长江以北打。现在我们虽然已经在大别山区站住了脚,但要巩固还需要经过艰苦的斗争。这次我们破路,敌人还不在乎,但当我们包围他们二十个师迫近信阳,出兵江汉时,敌人便调走了十三个旅。将来敌人还会来,在三大解放区周围还会出现你扯我拉的情况,但我们的情况会更好些。这次,敌人的进攻被我们消灭了一万五千人,在江汉、桐柏也消灭了土顽一万多人。虽然敌人摧毁了我们一部分地方组织,我们也有些减员,但敌人减员更大。算了一下账,还是我们打了胜仗。而且经过几次斗争,锻炼了群众及干部。一个根据地的建立,一定要经过几次“围攻”、反“围攻”,这样群众的认识就会提高了。最近,光山一带的老百姓便说,“小变天不可免,大变天万万难”。如果只是看到我们的伤亡损失,那便会失望。如以三大解放区对付敌人的四十八个旅那是很容易的。如果我们打掉敌人五六个旅则情况会大好。
总之,第一点,我们是胜利的,这胜利不是遥远无期的,而我们要准备长一点。第二点,我们要估计到有困难。
二 我们的任务
我们的任务是把大别山发展成“面”的巩固的解放区,解放大别山二千四百二十三万人口,并积蓄人力、物力、财力,准备斗争力量,配合全国再一次跃进。完成这一战略任务,有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打胜仗消灭敌人;二是实现土地改革。过去是这两个,将来亦是如此。同时,这两个环节又是一体的。
打胜仗消灭敌人,对野战部队及地方上是一样的。同志们已体验到歼灭土顽与消灭敌正规军是一样的重要,没有这一条,便没有我们“面”的巩固的解放区。必须打击敌人,使敌人站不住脚,不敢到我们这里来。土地改革也可以叫作“两大任务”,即消灭土顽完成土改,不消灭土顽不可能完成土改,完成土改就必须消灭土顽。
目前在大别山,我们是有了些“块”了。统计起来约有八十万人到九十万人分了田,以鄂豫、皖西这两个军区一千二百万人来看,只占十二分之一,而这八十万人中间还有极大部分假分田。根据过去中央苏区〔11〕分田经验来看,可以确定百分之九十九是假的,即便当时群众分田的情绪很高,要真正分田,但情况一逆转,还会把田交回地主,依然是假分田。至于其中有毛病缺点,不彻底,还不计算在内。除此之外,我们这里一千二百万人口中,有六百万人的地方现在有了我们的工作,尚有六百万人口地区我们的工作还根本没有到。分浮财有六百万人得到了利益。
从现在我们所有的东一块,西一块,中间还被土顽割断了的情况看,如商城的清区、福田河,说明了我们到大别山四个月来成绩并不算大,走了弯路。但是应当看到我们是有成绩的:(一)我们站稳了脚,敌人无论如何不可能把我们打走了。(二)我们的土地政策为大部分农民所了解。可惜的是农民还存在着顾虑,怕,而内心是拥护我们的,只是现在在看火色。(三)在部分区域我们打下了基础,如新县、岳西可以放伤兵,按后方支援战争。(四)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即使是失败的教训也是好的。江汉、桐柏两区只用了半个月就完成了战术展开,便是因为接受了我们大别山的经验。有了上述四条,虽不能说我们工作做得好,但打下了基础,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可以少犯错误。我相信在这个基础上,只要方向正确,大家努力,便可以大步前进。
以二分区来说,在一百三十万人口中间,有六十万人口分了田,能支援战争,放伤兵。像现在的经扶〔12〕,便算打下了初步基础。
要达成这一任务,除土地改革外,还要建立武装,一个区要有一个连,一个县要有一个大队(五个连)。这个武装一定要以部队南下的指战员或坚持在当地斗争的同志做骨干,武器要从敌人手里取得,不要眼睛里只看到打大仗,等上级来补充。我们共产党的队伍,就要学会从敌人手里夺武器。现在这里虽有一个小团(三个营),到六月时,半年内发展一倍或一倍半,交还给部队就是一个大团(二千人)。只有这样的武装建设,才能完成任务,我们的财经任务也才有保证。
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困难是敌情严重。克服这一点,我们应该是有经验的。这就要我们有很好的武装政策,灵活的游击战术。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在斗争中求得发展。我们的干部无论是什么人,都要学习游击战,文干部也要学武,我们的老师除了毛主席、朱总司令〔13〕,大家甚至也可以向敌人学习。敌人以小部队的小股活动,伪装成我们的部队,打我们埋伏,我们也是可以做的。如果我们不学会打游击,只凭勇敢、坚决,依然要遭到失败。
游击战是没有防御,永远是进攻的、主动的,善于在每一时刻中找敌人的弱点,予以打击。要多想鬼办法,像我们抗日时对付日本侵略军的办法。最根本的只有依靠群众。开始群众是“没有的”,可是一定要走向“有”。我们天天打仗,有了胜利,群众才会来。
现在我们各地还不要搞民兵,一律组织脱离生产的武装。民兵是在群众基础较好的区域才可以建立,不然会使民兵在农村中成了特殊阶级,吃大锅饭,结果脱离了群众,慢慢会腐朽下去。同志们要整顿一下武装,采取集中编制,组织便衣队,积极向外活动。
注 释
〔1〕这是邓小平在河南新县召开的中共鄂豫区党委第二地委全体干部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
〔2〕陈谢,指陈赓、谢富治,当时分别任陈谢集团前委书记和副书记。陈粟,指陈毅、粟裕,当时分别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副司令员。
〔3〕羊山集战斗,指一九四七年七月十四日至二十八日,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及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山东省金乡县羊山集进行的一次战斗。七月十五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第三纵队对羊山集发起攻击,因羊山集敌情、地形复杂,部队仓促投入战斗,虽经四次攻击,均未奏效。二十七日夜,第二、第三、第六纵队对羊山集之敌发起总攻,至二十八日,全歼敌整编第六十六师,毙伤敌五千余人,俘敌师长宋瑞珂以下九千余人。
〔4〕指鄂豫皖解放区、豫皖苏解放区和豫陕鄂解放区。
〔5〕二陈,指陈毅和陈赓。
〔6〕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六日至十二日晋察冀野战军和地方武装一部向河北省石家庄国民党军发起攻坚战役。这次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二万四千余人,解放了石家邓小68平军事文集 第二卷庄,并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大城市的先例。
〔7〕胡宗南,当时任国民党军西安绥靖公署主任。
〔8〕平汉,即平汉路,指北平(今北京)至汉口的铁路,今京广线的一段。
〔9〕两广,指广东和广西。
〔10〕马歇尔,美国民主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美国陆军参谋长。一九四五年十二月被美国总统杜鲁门派任驻华特使,一九四六年一月同国民党代表张群(后为张治中)、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组成军事三人小组,他以“调处”为名,参与国共谈判,力图维护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地位。一九四六年八月宣布“调处”失败,不久返回美国。
〔11〕中央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为中心的根据地,位于江西南部福建西部。范围最大时辖有二十一个县,约二百五十万人口。
〔12〕经扶,旧县名,今河南新县。
〔13〕朱总司令,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
中华智库园(www.zhzky.com)上传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号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