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智圣故事

苏轼故事之六:喜雨亭

时间:2012-3-19 18:11:33  作者:  来源:  查看:575  评论:0
内容摘要:苏轼同许多古人一样,在缺乏科学知识的年代仍然信神,不过由于他性格正直豪爽,故是信神不惧神,因为他认为神灵更应以理服人。

苏轼同许多古人一样,在缺乏科学知识的年代仍然信神,不过由于他性格正直豪爽,故是信神不惧神,因为他认为神灵更应以理服人。苏轼年轻时第一次当官是当的小官,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底,朝庭任命他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大理评事是个头衔,凤翔府判官才是个实职。判官实际上是府衙的副职,主要的事都由正职太守处理。为此,生性活跃闲不住的他深感无事做的苦脑。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到乡下去体察民情,既可了解百姓生活和为百姓作些事,又可散心。通过数日的查访,他就发现农户们因很久无雨都很焦虑,在看到枯萎的禾苗时心里也很不安,便决定好好写一篇“祈雨文”为百姓求雨。在宋代,求雨属地方官办理的正事,他的想法很快就获得宋太守的支持。凤翔历代求雨都是到渭河南的太白山,传说山上道观(道教的庙宇)前有个大水塘,塘中有龙神,只要厚礼拜祭和取回神水就能求到雨。于是一天苏轼带上衙役和礼品上山,不少百姓也带上香腊同往。在庙里行了拜祭礼后,苏轼就理直气壮地大声朗读“祈雨文”,文中先把龙王歌颂了一下,就转入正题说:“乃者至冬徂春雨雪不至,细民之所持以为生者麦禾而己,今旬不雨即为凶岁,民食不继盗贼且起。岂惟守土之臣所任以为忧,亦非神之所当安坐也熟视也?圣天子在上,凡所以怀柔之礼,莫不备至。下至愚夫小民奔走畏事者,亦岂有他哉,凡皆以为今日也!神其盍亦鉴之,上以不负圣天子之意,下以无失愚夫小民之望。”苏轼这篇“祈雨文”(见苏轼文集)论理论据充分,文字精辟,不愧为大文学家之佳作。文中的大意是:百姓就靠种点庄稼为生,却从冬至春不落雨下雪,如果现在还不降雨今年就严重了,百姓如无粮食吃就会出现盗贼。当地方官的能不为百姓忧虑么,神也不能熟视无睹吧?皇帝为了关怀百姓都准备礼仪求雨,百姓更不说了,更把今天求雨作为希望!神应该有所了解,上不要辜负皇帝关怀百姓之心,下不要使百姓失望。事也遇巧,不久风翔连下了三天雨,小麦、玉米苗又生气勃勃了。全城的百姓欢喜欲狂,举办了各种庆祝活动。苏轼更感欣喜,把家中后院的小亭取名为“喜雨亭”,还为此写了篇碑记。


标签:苏轼故事 雨亭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