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智圣故事

徐光启故事之一:钦崇天道,敏于思而虔于行

时间:2012-3-19 13:30:40  作者:  来源:  查看:523  评论:0
内容摘要:    上世纪80年代,国内外宗教学者颇有创意地开始用一个新词“文化基督徒”,来指一群对基督宗教极有研究兴趣并获得一定造诣,却并非领洗入教的文化学者。他们中很多留学欧美,在天主教(或新教)大学攻读神学,并做深入研究,回国后在各地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和...

    上世纪80年代,国内外宗教学者颇有创意地开始用一个新词“文化基督徒”,来指一群对基督宗教极有研究兴趣并获得一定造诣,却并非领洗入教的文化学者。他们中很多留学欧美,在天主教(或新教)大学攻读神学,并做深入研究,回国后在各地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和一些知名大学的宗教哲学系,担任教学工作,或者组织有关基督宗教的学会。他们中不少人,对基督宗教不怀成见,从纯学术的角度,对基督宗教在欧美文明发展史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客观而理性的剖析和反省,这对刚刚开放不久、宗教事业百废待兴的中国,在基督宗教的研究上,影响深远。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从天主教信仰方面来说,“文化基督徒”是个好现象。

    不过,中国历史上其实曾经有过“更好”的一位,他对“文化基督徒”的身份,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文化与信仰真实融合于一身,他就是1603年领洗进教的徐光启。

    李春勇在他撰写的《徐光启评传》第四章中言简意赅地评述徐光启:“作为天主教徒,徐光启是虔诚的。内心的虔诚要由外在的行为来表现,毕竟宗教行为是衡量信徒宗教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很难想象一个只在思想上接受某种宗教的信仰而不实行的人是一个真正信徒。”

    徐光启的热心,在古今中国教友中,堪称典范。1604年,进教后的第二年,他进京赴考。到达北京后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到圣堂,办告解(忏悔圣事)、参与弥撒圣祭。利玛窦神父谈起徐光启的虔诚时啧啧称赞说:保禄博士(徐光启圣名保禄)真是热心呀!在弥撒领圣体的时候,跪在圣体栏杆上,竟然忍不住流下感动的热泪。后面等待上前来领圣体的教友们,被他的热心深深地打动,以致于大家都和他一起流泪不止。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徐光启那年42岁,一个已过不惑之年的儒生,如果不是内心深沉真挚感情的自然倾露,泪水硬生生是根本流不出来的。有过信仰触动经验的基督徒们都明白,除非天主圣神在一个人内心发出无可言喻的叹息,除非这个人的灵魂深处与圣神相遇,他不会泪流难禁。泪水不见得就是软弱的表现。在徐光启身上就肯定不是。这点可以从他为官多年,从不趋炎附势、从不谄媚专权、从不拉帮结派、从不怨天尤人上看得出来。

    徐光启的热心还表现在对家人亲友信仰生活的关心上。那年,他的岳父病重,卧床不起,眼看气息奄奄。他心里十分难过,觉得自己未善尽孝道,家里并没有因为自己做了官,而变得富有,相反,族中长辈,还是跟他自己一样,生活简朴,没有享受过一天的富裕生活。这一点,他只是觉得难过,但并没有感到遗憾。他觉得安慰的是,岳父已经进教。在一封家书中,徐光启劝导自己病重的老岳父说:“岳父大人患病,我听到这个消息,内心十分痛惜……多么想好好回报岳父大人的恩情,可是我们家里至今贫寒不堪,实在无以回报,哎!……好在岳父大人跟我一样,都是教友,我们追求的并非此生可锈坏的物质财富,而是永生的幸福。只可惜神父正好不在那里,否则可以请神父去,让岳父大人妥领终傅圣事,获得罪赦,而得解脱。不过,神父虽然不在,岳父大人不能领受圣事,可以让我的儿子在病床边提醒自己的外公,让老人家自己内心发真诚的忏悔,祈求仁慈的天主恕宥。只要我们真心悔改,天主一定会仁慈赦免我们的罪过的。”言为心声。徐公之热心,可见一斑。

徐光启在北京的寓所,与当时的传教士神父们的住处相邻,他有一个自用的通道,与圣堂相连,这是他着意安排设计的,为的是可以每天参加弥撒圣祭。这条通道在他住京期间,从来没有关闭过一天。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都挤出时间,到圣堂里祈祷、拜圣体、参加弥撒。

    《圣教史略》中有他在那个时候,每天热心到圣堂祈祷的详细描写:

    徐光启敬主的热情,实非普通教友可比。他每天清晨都从自家的通道,去圣堂默想祈祷,参加弥撒,然后回署办公。有时获得在弥撒中辅祭的机会,他像一个获得了自己喜欢的礼物一样的孩子,高兴得不得了。平日里,克己补赎的事情,常是不间断的。每个瞻礼六(星期五)守小斋,还常常兼守大斋。在寓所,自己经常穿着朴素的苦衣,对自己信仰生活要求很严格,对天主诫命的遵循一丝不苟。这在当时神父、教友、甚至教外的朋友、官员眼中,都有认同;就连皇帝对他的为人、品行,也是耳闻眼见,无可挑剔。

    他对天主的敬爱,也转化为对那些度奉献生活的传教士们的尊敬和爱戴。曾给他讲解天主教道理和为他施洗进教的罗如望神父去世后,徐光启服孝一年。人们好奇地问他:“罗神父跟您非亲非故,您为何为他服孝呢?”徐光启答说:“我在罗神父手中领受洗礼,罗神父就是我灵魂上的父亲呀!如今他去世了,我为他服孝一年,于礼于孝,都是应该的啊!”

    那年,金尼阁神父朝见教宗后回京,给徐光启带来了教宗保禄五世颁赐的宗座遐福,这为徐光启是一个极大的荣誉,更是对徐光启的热心极大的表彰。徐光启为了表达自己对尊敬的圣座最高的崇敬,他穿上朝服,戴上朝冠,以他认为最隆重的方式,谦跪在教宗使者的面前,聆听教宗来自遥远的祝福。

    宗教信仰,在徐光启的生活里,从来没有被觉得是他投身于巩固江山社稷、造福劳苦苍生之儒生大志的阻碍,相反,在天主教的信仰和道理中,他找到了如此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奉献一生的意义所在。无论在仕途生涯中,他遭遇怎么样不为人知的艰难险阻;无论当时的天主教,在社会上被不理解的人们,极尽排斥和打击之所能,他都坚守内心的天主教信仰,和一个中国儒生悲天悯人的情怀与明德新民的大志,终身不渝。

    1633年,在徐光启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专心为自己的死亡做好准备。那段时间,他过得很平静。当他感到身体吃得消的时候,都坚持去圣堂参加弥撒;当他觉得虚弱的时候,便在自己的寓所里,面对耶稣像和圣母像,一个人默默祈祷。

    在病危期间,他为汤若望神父、罗雅谷神父、李天经教友、李之藻教友、金声教友等安排好历局的管理和具体的修历工作。之后,他便不再谈论世事,而只是一心预备自己的灵魂,更加热切地祈祷。在那些日子里,他常与龙华民神父、汤若望神父、罗雅谷神父谈天堂永生的福祉。那段短短的时光里,他至少办了三次告解。而上述的三位神父,对徐光启也备加呵护,轮班守侯,为弥留之际的徐公保禄祈祷。在他生命的末刻,他如愿地领受了傅油圣事和圣体圣事。

    主耶稣基督说:“我是从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粮;谁若吃了这食粮,必要生活直到永远。”这话,相信在徐光启先生的生命里,决不会落空。


标签:徐光启故事 钦崇天道 敏于思而虔于行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