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智圣故事

宋应星故事之二:生平概述

时间:2012-3-19 13:15:20  作者:  来源:  查看:959  评论:0
内容摘要:    宋应星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书香人家。其曾祖宋景是明代中期重要阁臣,为官清廉,曾推行过“一条鞭法”的改革政策,而震撼朝野。宋族后人代代读书,举人、秀才层出不穷。    明朝是一个封建社会,当时的统治者极力倡导“八股科举...

    宋应星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书香人家。其曾祖宋景是明代中期重要阁臣,为官清廉,曾推行过“一条鞭法”的改革政策,而震撼朝野。宋族后人代代读书,举人、秀才层出不穷。

    明朝是一个封建社会,当时的统治者极力倡导“八股科举取士”制度,仕途被大多数知识分子看成是唯一的前途。

    宋应星兄弟姐妹六人,他为老三。幼时与长兄宋应升同在家塾中就读。他聪明好学,“数岁能韵语”(作诗),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深得老师及长辈的喜爱。后来,他与哥哥一起考入当地县学当庠(xiáng,古代指学校)生,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他个性活泼,对枯燥乏味的八股文不感兴趣,喜欢音乐、作诗,常与同窗好友游山玩水,吟诗作赋,纵论天下。

    课外,他还喜欢学习被当时读书人称为“旁门左道”的各种物件的制作技术。有一次,他和几个朋友到一个人家去做客。那人家里摆满了许多大小、形状、颜色、图案都不同的花瓶。宋应星立即对这些陶土制成的花瓶发生了兴趣,不断询问这些花瓶的制作方法。一些朋友却摇头对他说:“这些花瓶的制造方法,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不值得我们读书人学习。”宋应星却想:我们对这些日常生活用品,都不知道是怎么来的,这只说明自己的无知,怎么能简单地看作为雕虫小技呢?我一定要把他们搞懂。于是,他开始留心做各种技艺资料的收集和记录。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宋应星与哥哥宋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他的哥哥名列第六。奉新县只有他们兄弟俩中举,故时人称他们为“奉新二宋”。

    乡试的成功使宋氏弟兄受到鼓舞,当年秋便前往京师应试,但第二年春发颁时,名落孙山。他们兄弟俩特地去江西九江府白鹿洞书院跟名师学习,又参加了四次京师科举考试,但均告失败。

    崇祯四年(1631年),宋应星的哥哥宋应升由吏部铨选任浙江桐乡县令,走上仕途。宋应星经历了几次科举后,意识到封建选仕制度的弊端,打消了做官的念头,回乡去待奉老母。崇祯八年(1635年),宋应星到分宜县任县学教谕(教师)。在分宜县任教4年中,宋应星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写书。因为在会试途中,他行程数万里,曾做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对南北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作了大量的详细的科学考察,收集了丰富的资料。这是宋应星一生中的最重要阶段,他的主要著作都在此期间撰写。

    后来,宋应星因教学工作优秀,又被推举到福建、安徽等地任小官,此时已值明朝灭亡前夕。不久,李自成农民起义大军攻占京师,清兵人关,建都北京,宋应星成为亡国之民。明朝遗老组织新王朝,委任宋应星为官,他推辞不就,回归故里,过着隐居的生活。他又多次拒绝清王朝的委任,在贫困中度过了晚年,大约死于康熙五年(1666年),享年80岁。宋应星的子孙皆能奉其遗训:一不参加科举,二不去做官,在家乡安心耕读。

    宋应星才大学博,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作品有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著作:《天工开物》、《观象》、《乐律》等;有人文科学著作:《野议》、《画音归正》、《杂色文》、《春秋戎狄解》、《原耗》、《卮言十种》等;有文学著作:《思怜诗》、《美利笺》等。

    由于社会动乱,加上有强烈的反清思想,宋应星的著作为当时社会所不容,大部分已经散失。现在保留下来的作品只剩《天工开物》、《野议》、《思怜诗》、《论气》和《谈天》5种,而后两种是《卮(zhī)言十种》中残存下来的。


标签:宋应星故事 生平概述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