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行是河南仪封(今兰考县)人,有两个故事最能凸显他的人格魅力。
有一次,江苏六合县的王县令把一幅山水画送到张伯行府上,敬请“张大人指教”。张伯行回家后拿起画幅觉得有些重,使劲一抖,竟从画轴里抖出一根金条来。张伯行明白王县令是有求于他,便派人把王县令找来,对他说:“你的画不错,我收下了。礼尚往来,我也送你一幅字。”王县令惊喜地接过字幅走了。他坐在轿子里挺纳闷:这幅字怎么这么重?没想到,回家后他居然也从画轴里倒出一根金条——原来物归原主了!王县令好生尴尬,再看张伯行所题的墨宝,正是:“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康熙五十年,江苏乡试发生了作弊案。康熙命令张伯行、噶礼等会审此案。由于牵涉到噶礼受贿银50万两,案子错综复杂,一个多月竟然没有审理出任何结果。张伯行愤而上奏弹劾噶礼。噶礼恼羞成怒,编造莫须有的“七罪”,将张伯行撤职审查。消息传出后,老百姓罢市抗议,并手捧楹联和青菜、豆腐等物跪在张府前为他鸣不平。楹联上写道:“公现任上,止饮江南一杯水。今将去职,无却子民一点心。”张伯行动容了,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收下了一把青菜。最终,该案真相大白,张伯行官复原职,噶礼被撤职问罪。喜讯传来,民众奔走相告,打出“天子圣明,还我天下第一清官”的横幅,康熙也乘兴亲书“天下清官第一”六字予以褒奖。如今,“天下清官第一”的碑文,仍被张伯行的后人精心保护着。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号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