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智圣故事

曾国藩故事之一:曾国藩用人

时间:2012-3-17 15:14:48  作者:  来源:  查看:1563  评论:0
内容摘要:    曾国藩有两句话说得非常好,他说对待部属要“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就是对部下好的方面,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去表扬;他若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要悄悄地在一个个别的地方,去批评他、规劝他。    国藩死后一百多年,对他政治...

    曾国藩有两句话说得非常好,他说对待部属要“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就是对部下好的方面,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去表扬;他若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要悄悄地在一个个别的地方,去批评他、规劝他。

    国藩死后一百多年,对他政治上的评价,直到今天也没有定论,但是,曾国藩会识才用才这一点上,百多年来却没有异议。曾国藩在世的时候,李秀成说太平天国的失败是“天王不识贤臣”,而曾国藩的成功则是因为“善识人才”。

1、鉴人之术

    曾国藩“尤善相士”,特别善于识别知识分子。

    一次,李鸿章向恩师推荐了3个年轻人。黄昏的时候,曾国藩刚刚回府邸,家人立刻迎了上来,低声告诉曾国藩,李大人推荐的人已经在庭院里等待多时了。曾国藩挥挥手,示意家人退下,自己则悄悄走了过去。曾国藩暗暗观察这几个人,只见其中一个人不停地用眼睛观察着房屋内的摆设,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另外一个年轻人则低着头规规矩矩地站在庭院里;剩下的那个年轻人相貌平庸,却气宇轩昂,背负双手,仰头看着天上的浮云。曾国藩又观察了一会儿,看云的年轻人仍旧气定神闲地在院子里独自欣赏美景,而另外两个人已经颇有些不耐烦。

    很快,曾国藩召见了这3个年轻人。交谈中,曾国藩发现,不停打量自己客厅摆设的那个年轻人和自己谈话最投机,自己的喜好习惯他似乎都早已熟悉,两人相谈甚欢。相形之下,另外两个人的口才就不是那么出众了。不过,那个抬头看云的年轻人虽然口才一般,却常常有惊人之谈,对事对人都很有自己的看法。

    谈完话之后,3个年轻人起身告辞。出人意料的是,曾国藩并没有对最投机的年轻人委以重任,而是让他做了个有名无权的虚职;很少说话的那个年轻人则被派去管理钱粮马草;而那个仰头看云,偶尔顶撞曾国藩的年轻人被抵去军前效力,他还再三叮嘱下属,这个年轻人要重点培养。

    李鸿章对此安排颇不理解,曾国藩说出了用人的秘诀:第一个年轻人在庭院里等待的时候,便用心打量大厅的摆设,刚才交谈的时候,明显看得出来善于投人所好,由此可见,善于钻营,有才无德,不足托付大事;第二个年轻人遇事唯唯诺诺,谨小慎微,沉稳有余,魄力不足,只能做一个刀笔吏;最后一个年轻人,在庭院里等待了那么长的时间,却不焦不躁,竟然还有心情仰观浮云,就这一份从容淡定便是少有的大将风度,更难能可贵的是,面对显贵他能不卑不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很有见地,这是少有的人才。

    那个仰头看云的年轻人没有辜负曾国藩的厚望,在后来的一系列征战中迅速脱颖而出,受到军政两界的关注,他便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

(2)因量器使

    曾国藩有一句名言,他说用人就是要用在这个时候,用在这个地方,叫做“当其时,当其事”。如果“当其时,当其事”,庸才也能成神才。“因量器使”是曾国藩用人的一个准则,什么意思呢?“量”就是一个人的才。在哪个方面才大才小就是“量”,就是有多大的“量”。“器使”就是你把这个人当作工具去使用,当作机器去使用。

    他手下有一个人,没有别的什么才能,这个人就是会写字,写那种蝇头小楷,一天可以写一万二千个字,而且还不要开夜班。曾国藩说这是一个人才,把他招到帐下,发他三十两银子一个月。三十两银子是二等秘书的待遇,在当时酬劳很高。别人就说我们过里写文章的人也就三十两银子,他不就是个誉抄员而已。觉得给他三十两银子不公平。曾国藩说没有什么不公平的,我今天很需要这个人才。因为那个时候,每天有很多的公文,尤其是给朝廷发的奏折,就是要字写得非常好的人来写,而且要写得快。那么这个人有这个本事,在我这里就是人才,他就值得发三十两银子,就是要跟你们起草报告、文书的人一样的待遇。对一个人能真正看到他的才干的地方,把他当作一个这方面的工具来使用,这是曾国藩用人的一个特点。

(3)广收慎用

    曾国藩的用人很有特色,最典型的就是“广收、慎用”。

    曾国藩时代是需才很多的时代,曾国藩曾跟皇帝说:“当今的官场是一个没有人才的官场。”他用八个字形容当时的官场,说北京城的京官是“退缩、琐屑”,大家都不负责任,遇事往后退,都不务大事,不想大局;地方官员则是“敷衍,颟顸(mānhān,糊涂而马虎)”。所以他很尖锐地指出:“将来一有艰巨,国家必有乏才之患”。九个月以后,太平天国起义,国家从中央到地方,从军队到政府,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对付这场突发性的事件,历史验证了曾国藩这一句话。

    因为人才缺乏,曾国藩必须采取“广收”的政策。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来投奔他,他都一定会收下来。但他很慎重地用人,他说我不轻易重用,进一个人就提拔一个人,为了我今后不轻易去罢免一个人,我不轻易去轻信一个人,不轻易疏远一个人。

    曾国藩从体制以外把当时的人才集聚起来,经过千辛万苦。他在面对太平军起义,初创大团练的时候困难重重,他所建立的军队是一支体制外的军队,没有政府的保障,它没有名字,没有粮食,没有干部队伍,也没有体制上的一种认可。所有这些东西都要他白手起家筹办起来。他平时做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去网罗人才。他听说彭玉麟很贤能,但是因为他正在守母丧,不愿意出山。他就三番五次地写信给他,请求他出来跟他共襄大义。后来彭玉麟完全是为他这番情意所感而投奔他。曾家军不是清朝正式的部门,曾国藩没有吏部的大权,在这样的情况下凝聚起自己身边的一大批人才,这一点足可以显示出曾国藩高超的用人艺术。曾国藩有很多人才,特别有名的人有460个,其中总督巡抚三品以上的官僚,达到了70多个人,封疆大吏出现了23个人。

    曾国藩不仅注意广取天下的英才,还特别注意副手和接班人的培养。曾国潘训练人才的方式也比较特别。从小事中便可见一斑。曾国藩每次吃饭都同幕僚们同桌,然后就是谈古论今、战略战术、吟诗作赋。一方面是展示自己诸方面的才华,好让下属会意,增强在下属面前的领导力和号召力;另一方面则是有意训导他们,指出不足,扬其所长。


标签:曾国潘故事 曾国藩用人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