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华文化

刘汉俊:文化的斑斓与辉煌

时间:2012-5-5 9:22:22  作者: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查看:440  评论:0
内容摘要:当今世界,文化成为共同的话题。 不同的语言在同一个讲坛上对话,不同的肤色在同一个舞台上翩跹。人类的文化交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生存与毁灭的轮番上演也从来没有如此的频繁与惨烈。   文化,让我们肃然起敬,又让我们一脸茫然。   是谁,支配着这个世界的风云际会,又把玩地球于股掌之...

当今世界,文化成为共同的话题。

不同的语言在同一个讲坛上对话,不同的肤色在同一个舞台上翩跹。人类的文化交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生存与毁灭的轮番上演也从来没有如此的频繁与惨烈。   

文化,让我们肃然起敬,又让我们一脸茫然。   

是谁,支配着这个世界的风云际会,又把玩地球于股掌之间?   

是文化。

一个汉字笔画最简练,却复杂得让你难以捉笔运墨的词藻。   

文明的辉煌与文化的落寞   

我们也许有过这样的体会,某个人给你留下的印象,往往除了其外貌之外,还有他说的某句话、讲的某个故事等等;一个地方乃至国家让你记忆深刻的,除了它的某些标志性地理风光,还与某个人、一段历史有关。多少年过去了,回忆起来往往变得真切而清晰。   

这种留存,便是一种文化。   

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以文化为标志、以科技为动力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技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着人类文化。“资产阶级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比以往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说这番话时是在160多年前。而今天,有人说,人类社会近100年所创造的财富超过了过去1000年的总和。单从大众传媒一项指标来看,用户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机用了13年,互联网仅用了5年。日新月异的科技成果创造着日新月异的文化。生物工程、航天技术、交通工具、军事科技、云计算、智能通讯技术……数不清的文明成果秒刷着这个蔚蓝色的星球。   

另一方面,世界上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大面积、长时间、深层次地动荡不安。除了频发的自然灾害,非自然因素越来越成为影响和制约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凝聚了人类智慧的尖端智能武器,沦为人性的绞肉器,秒杀着无数鲜活的生命,让蔚蓝的底色涂上了腥红。   

一部科技史堪称一部战争史,我们这个星球仿佛正满身疮痕、七窍冒烟地孤独行进在宇宙深处,走走停停,步履踉跄。   

难道这就是今人给后人的留存?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似乎把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冲突归咎于文化的对抗。我认为恰好相反,我固执地认为,冲突的起因是利益。纵览当今世界,飞弹如雨,硝烟四起,少数强国大国及其盟友对包括能源、市场、领土等利益的争夺与攫取,对他国经济的制裁、领空的封锁、人权的弹压、内政的干预而导致的动乱、饥荒、血腥,形成了对一国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的一次次剿杀。   

以利益争夺为起点,以文化摧毁而收官,这是令人困惑的棋局。   

君不见,曾经灿烂的伊拉克在战火中满目疮痍。这个诞生了两河流域文明、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城邦国家、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迸发了音乐史上最早音符的国度,保护不了自己曾经的容颜。珍存了几千年的文物在巡航导弹的追杀下在劫难逃,有多少博物馆、图书馆、纪念碑、剧院、神殿、雕塑、遗址、文献、典籍被毁如齑粉!2003年3月,美英联军侵入伊拉克,4月攻进首都巴格达,也拉开了文化浩劫的序幕。在联军的纵容和掩护之下,失去保护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在48小时之内有1.4万多件藏品被哄抢,2.5万多件文物被捣毁,展室空空如也,地上满是文明的碎片。有着4400多年历史的恩铁美纳国王雕像是该馆的镇馆之宝,窃贼们趁着战火闯进博物馆,将雕像滚下楼梯,切割分装偷运出伊拉克。7年之后,这位古代国王从美国回到自己的国家时,已经成了“无头之君”。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古亚述和古巴比伦的金字形神塔,在炮火中岌岌可危。古巴比伦遗址和乌尔遗址成为武装直升机的机场和联军的军营,建于公元前六世纪巴比伦王国尼布甲尼彻二世的王宫遗址成了联军重型装甲车的通道。在古城纳西里亚,美军纵火烧毁了一座藏有包括最早版本的《一千零一夜》在内的、拥有4万件宗教历史文献的古代藏书馆。在乌尔古城,当得知那里是古代先知亚伯拉罕的出生地时,联军士兵们得意忘形,疯抢城砖当作战利品、纪念品。不仅如此,伊拉克还有不少的文化人士、科技精英、教育专家被谋杀。古巴著名作家阿瓦斯卡尔深刻地指出,“西方帝国主义者试图以这种方式毁灭他们认为构成伊拉克根基的伊拉克文化”,伤痛者还在麻木,旁观者感受到了切肤之痛。   

君不见,被誉为“古代世界十字路口”和“文化交流中心”的阿富汗,如今成了文化的伤口。无论是英阿战争、前苏联入侵阿富汗,还是阿富汗内战,以及美国的反恐战争,战乱给阿富汗文物文化的破坏都是致命的。被毁坏的文物不仅仅是具有1500多年历史、曾经接受过中国唐代高僧玄奘膜拜的巴米扬大佛。一座座建立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寺院、庙宇、佛塔、教堂、剧院遗址,一处处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留下的遗迹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标记,一尊尊雕像、一幅幅壁画,被“不长眼”和“长了眼”的炮弹击中,一摞摞文献资料被用作兵营的点火纸,穆斯林的真主启示录《古兰经》不止一次地被焚烧。位于喀布尔的阿富汗国家博物馆80%以上的藏品被毁或失踪,20000多件金玉制品下落不明。塔利班为躲避美国战机的空袭藏身在宫殿遗址,但美国兵说了,不管它多么金碧辉煌,我照炸不误!尽管一些文物管理者组织了一部分文物的集体流亡,但在这个挖文物像挖土豆一样容易的国家,拯救行动实在是杯水车薪、挂一漏万,更何况拯救者自身生命尚处在朝不保夕的惶恐中。迫于生计的阿富汗人不得不铤而走险变卖祖宗的珍遗,大发国难财、战争财的盗贼火线偷宝、掘地三尺,导致文物走私猖獗、黑市泛滥。巨大的立佛、睡佛肢解后被车载船装空运,辗转流落到异国他乡,大量精美的壁画、牙雕、饰品、器皿、钱币等珍贵文物出现在欧洲、美洲的文物走私者手中,出现在伦敦、东京和纽约的各类博物馆、艺术展中。文化的母体遭到毁坏的时候,总是有一些人在偷吃文明的遗骸。痛心疾首的专家在博物馆大门外挂起一条长幅“只有文化活着,民族才能活着”,但是在战机的尖啸声和炮弹的轰隆声中,在疯狂掠夺和恣意践踏的狞笑声中,这种仰天长嚎显得那么微弱无力。阿富汗,这个汇集了古波斯文化、古希腊文化、古印度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亚洲的心脏”、“古代文明的驿站”,茕茕孑立在中亚的腥风中,满身创口,记忆残缺。   

有着2700多年历史、从1600多年前的特大地震中幸存并发展起来的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不少古建筑毁于内战和北约的炮火,如今依然在炸弹声中修补着百孔千疮的、短时间里无法复原的文化地图;已有7000年历史,存有大量最古老基督教遗址的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被认为是圣母玛丽亚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但在西方新殖民主义的怂恿下,蒙昧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代表们正在企图毁灭自己的精神家园。伊朗、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等,这些曾是人类最古老的家园,都受到战乱的创伤。战火还没有熄灭,惊尘远没有落定,在维护人权的幌子下,一场针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文化清洗、文化殖民正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推进,大规模的战舰在集结与游弋,兵临城下,箭在弦上,一次次唱起他国政权的挽歌。   

一国之殇,乃举世之殇。一个民族的悲哀,是全人类的悲哀。   

和平憧憬与战争梦魇,总体平稳与局部冲突,政治单极化的图谋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尖端科学的无限追逐与科技产品对生命的无情扼杀,成对成对的两难选择让这个地球很纠结。   

战争是既有文化的天敌。被炮火湮灭的,不仅仅是物质载体。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民族心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外力面前被解构,这是更大的文化断裂。一位外国专家说,25年来的战争,让阿富汗的孩子们忘记了自己国家的童谣。   

中国也曾有过这样的屈辱和窘迫。我不愿意多忆及。我以为,让圆明园保持残损的遗址,更能让我们的民族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警,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记忆,包括灰色的,甚至黑色的。   

国家可以重建,但历史无法重写。文化创伤的愈合,需要漫长的等待。


标签:文化 斑斓 辉煌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