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整顿西南,蒋介石在临行前先对台湾和东南沿海目前的一些要务进行了安排。23日上午10时,蒋介石由台北乘飞机起飞,于下午1时40分先到达广州,在东山别墅内与广东军政首脑共议广州保卫战方案。少顷,即“赴梅花村旧寓小憩,稍避尘嚣”,找个僻静地方考虑明日的西南之行。
梅花村旧寓紫红色的地毯上,一幅标记着西南地区军事形势的地图,从蒋介石那宽大的办公桌上飘落下来。侍立于一边的蒋经国上前关上临桌的窗子,把地图收回到桌面上。蒋介石正沉思着。
从这新标的作战图上看,西南军事形势对国民党军来说的确不妙,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已从西南地区的东、北两个方向包围上来。从东边看,鄂西的宜昌、沙市及湖南的长沙、常德等地已被解放军占领,国民党军主力之一的桂系部队由白崇禧率领退据衡阳、邵阳一带。从北边看,西安、宝鸡等地已处于解放军控制之下,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只得退守秦岭及其以南地区。
蒋介石黯然的目光投向西南腹地,设在重庆的这一地区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是西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为张群。长官公署下辖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驻地汉中,主任为胡宗南;川鄂边区绥靖公署,驻地万县,主任为孙震;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驻地恩施,主任为宋希濂;贵阳绥靖公署,驻地贵阳,主任为谷正伦;云南绥靖公署,驻地昆明,主任为卢汉;西昌警备司令部,驻地西昌,司令为贺国光。此外还有直属的罗广文第十五兵团等单位及地方保安团队等。蒋介石扳着指头粗算了一下,在西南地区共有国民党武装力量近100万人。
一直站立于一旁的蒋经国见父亲扫视着地图,计算着兵力。便走上前来为他抚平地图。蒋介石显然为这个100万的数字所激动,指点着地图说道:“西南地区是大有可为的。川、康、滇、黔四省,还有陕南、鄂西、湘西,这广阔的西南地区,八年抗战的基地在于此,目前我们的复兴基地的希望也在于此。”
老成干练的蒋经国静听着,什么话也没有说。或许他清楚这100万国军的人头数字究竟有多大分量:这一百万中除第一、第二军等两三个军兵员充足,装备较好,有一定的战斗力外,其余的绝大多数部队都是由被解放军打垮的部队的残部、新兵或地方团队拼凑编成的,而且相当一部分还正在拼凑中,何谈战斗力?
蒋介石为这西南的100万数字,煞费苦心地在难眠之夜部署了一番。最后,他感到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无法解决,那就是难以判断共军东、北两个“拳头”不知先打出哪一只。一夜苦思,天已放亮,卧榻的蒋介石最终还是没有作出判断,看来共军的“拳头”问题只有带到西南去听听众将领的意见再说了。
24日晨,珠江上还飘浮着晨雾,蒋介石的专车开出梅花村,直驶飞机场,9时刚过,他的座机升空,向西南飞去。12时30分,座机顺利到达重庆白市驿机场。张群、杨森等西南长官公署及重庆市主要首脑,列队于机坪上向走下舷梯的蒋介石鼓掌致意。但是,人们注意到,今天欢迎队伍的人数稀稀拉拉,机场气氛冷冷清清,与往日蒋介石来渝时的盛大欢迎场面形成很大反差。站在舷梯高处挤出几丝笑意的蒋介石,见此情此景胸中难免泛起几分悲怆。
蒋介石一下飞机,总要发表几句高论,今日也不例外,尽管他情绪不佳,但一想起此行的使命,还是鼓足气来足足讲了一刻钟。他特别强调西南的重要战略地位和重庆在西南反共斗争中的重要作用。他说:“今日重庆或再成为反侵略、反共产主义之中心,重新负起支持作战艰苦无比之使命。所望我全川同胞,振起抗战精神,为保持抗战成果,完成民族革命而努力。”
一阵零落的掌声响过后,蒋介石离开机场乘车向市区驶去。以往蒋介石每到一地,由当地党政军机关布置的欢迎队伍,总要站立道路两旁,手持鲜花或标语向蒋介石致意。此时坐在车上的蒋介石,扫视着道路两旁,似乎缺少了什么,一直快近市郊区了,方见道路两旁稀稀落落地站着一些手持标语的人,但他们的手中却没有鲜花。即使这样,蒋介石也感到心满意足了。他竟兴奋地大声喊道:“这就是民心啊!”
“欢迎蒋老先生回到第二故乡!”“拥护蒋总裁戡乱到底!”“欢迎蒋总裁来西南主持军政大计!”的横幅跨路大标语映入蒋介石的眼帘,那白布黑字虽说颜色单调了一些,但在蒋介石看来,远胜过以往任何五颜六色的标语,因为此时的陪都毕竟是在临战前夜啊,他这个下野的总裁连半壁河山也保不住了,而陪都的老百姓都还这么“拥戴”他。蒋介石禁不住向路旁的欢迎人群招呼致意,甚至鼓起掌来。
然而,蒋介石如果不是老眼昏花,那么就是过于激动的心境妨碍了他的视线,因为这些标语的大字下面还有两个小字“汉流”。
这“汉流”,即当时四川黑社会势力袍哥帮会。这天的欢迎活动便是由重庆袍哥大爷石孝先、田得胜等人组织的,由此可见当局实在是找不到欢迎蒋公的民众了。在长达近5公里的公路上,蒋介石颇有些洋洋自得,而随行的蒋经国、黄少谷、陶希圣、谷正纲、俞济时、曹圣芬等人,心中却很不是滋味。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号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