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打内战,依靠的是美国杜鲁门政府的援助,然而当杜鲁门发现蒋介石政权是“扶不起的阿斗”时,便心灰意冷,转而持不信任态度,出于美国自身利益的考虑,杜鲁门政府要对近几年援助蒋政权反共内战数以亿计的美元付之东流有个交代,于是便出现了1949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的题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所谓白皮书,即是政府或议会使用白色封皮作封面的重要文件,西方各国有着不同种类的以颜色为名的蓝皮书或红皮书、黄皮书,通俗讲,就是官方文书。
美国的这个白皮书,实际上是一篇美帝国主义侵华自供状。全文长达1054页,正文分为八章,内容说的是1844年美国强迫中国签订《望厦条约》以来,直至行文时的1949年8月止的中美关系。其中特别详叙了近年来美国实施扶蒋反共政策失败的经过,将其失败原因完全归罪于蒋介石政权的腐朽无能。当蒋介石被国内局势搅得心神不定时,看到这一对其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白皮书,其懊丧之情是可想而知的。
多年来,蒋介石凭借着与美国的特殊关系,曾令马歇尔七上庐山,把大量的美援用于打内战,但蒋介石的军队却把这些美制武器拱手送给了战场上的对手。中共军队的获胜,使坚决反共的杜鲁门政府很是为难,于是也就有了这本对蒋介石来说近乎落井下石的白皮书。而在几个月以前,南京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时,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即拒绝随国民党政府迁往广州,这一切都已表明,美蒋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裂痕,蒋介石以往的靠山靠不住了,外交危机使蒋政权更加速了土崩瓦解的进程。
白皮书公布的当天,蒋介石正在普陀山。他愤慨地说:“马歇尔、艾奇逊因欲掩饰其对华政策之错误与失败,不惜彻底毁灭中、美两国传统友谊。白皮书可痛可叹,对美国国务院此种措置,不仅为其美国痛惜,不能不认其主持者缺乏远虑,自断其臂而已。”
普陀天福庵脚下铺天盖地的浪涛声,把蒋介石恼怒的思绪拉回到足下这片土地。他用拐杖把山石捅得“啪啪”响,继而说道:“甚叹我国处境,一面受俄国之侵略,一面美国对我又如此轻率,若不求自强,何以为人?何以立国?而今实为中国最大之国耻,亦深信其为最后之国耻,既可由我受之,亦可由我湔雪也。”
次日,蒋介石飞抵南朝鲜,与李承晚会晤,期能实现“东亚反共同盟计划”,以求“构成对美国的一个战略性呼吁”。但行事总要看美国脸色的李承晚无法满足蒋介石的这一要求。到此时,蒋介石才知道一切外交上乞求于人的努力都已是白费劲了。外交上的困局,使蒋介石只有横下一条心来靠自己,以现有的军队固守岌岌可危的西南一隅及台湾岛。
蒋介石由南朝鲜返回台湾后,便一手抓台湾岛的治理,一手筹划西南的军事部署。他亲手制订“革命实践研究院”的组织与教育方针,拟定研究院课目,审核学院规章,期望通过该院弄清兵败大陆的根本原因,同时在台湾省实行“三七五”减租政策,以稳住民心。但是,西南的局势如何控制,蒋心中尚无成算,加之近来接多方密报,云南省主席卢汉有“通共”的极大嫌疑,更使他忧心忡忡。
20日,蒋介石的心腹原云南省主席李宗黄赴台汇报云南省情,特别详细报告了卢汉近日的言行,说大有临阵倒戈先兆,卢汉的表兄、隐居香港的原滇省主席龙云公开表明反蒋拥共态度后,正与卢汉加强联系;中共云南地下党组织也通过各种渠道沟通了与卢汉的联络。
这一切迹象都表明,蒋介石企图保住西南半壁河山建立大陆反共基地的计划,很有可能先从云南被打破一个缺口。这时,人民解放军继解放东南、西北后,兵锋必将指向大西南,蒋介石想到这里,不禁为之一惊。
李宗黄在汇报完滇省情况后,又建议性地说了那句古训“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句话蒋介石是听入了耳的,因此他当即下定了决心,暂放下手边“革命实践研究院”的组建工作,前往西南,对内防微杜渐,对外部署大西南防线。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号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