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要闻热帖

北京未来在地震发生后6到8秒可发出预警信息

时间:2023-3-25 12:08:48  作者:任 珊  来源:北京日报  查看:45  评论:0
内容摘要:北京市正在建设平均台站间距11公里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未来在地震发生后6到8秒可向公众发出预警信息。

北京市正在建设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 预警信息6到8秒可发出

本市正在建设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   

预警信息6到8秒可发出   

《北京市地震预警管理办法》已于3月1日正式施行。昨天,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解读立法主要内容。记者获悉,本市正在建设平均台站间距11公里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未来在地震发生后6到8秒可向公众发出预警信息。   

台网密度全国领先   

北京市地震局副局长刘桂萍介绍,《北京市地震预警管理办法》将地震预警工作纳入已有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该办法界定了地震预警的内涵。它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不同种类地震波、电磁波之间传播速度存在的差异,提前几秒至几十秒对破坏性强的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发出警报的行为。刘桂萍说,北京主要根据中国地震局的统一部署来规划建设包括地震监测、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信息发布系统在内的预警系统,为本市乃至京津冀地震预警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北京正全力推进国家烈度速报与预警北京子项目的建设。“通过建设观测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地震信息服务系统、技术和保障系统,我们形成了平均台站间距11公里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这样一个台网密度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刘桂萍透露,项目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即将进入试运行阶段,初步形成了地震预警和信息服务能力,最终能够实现地震发生后6到8秒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预警由地震部门统一发布   

记者注意到,《北京市地震预警管理办法》中还特别明确,北京市地震部门将统一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地震预警信息,不得编造和传播虚假地震预警信息。   

北京地震台副台长马士振介绍,北京已经选择了部分学校作为示范单位,安装地震预警信息接收终端。“现在一共装了64套,这个终端是多功能的,平时能播放防灾减灾知识,紧急情况下还能播放地震预警信息。”马士振透露,下一步,市地震局将和电视、广播、手机、互联网和第三方平台建立联动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发布地震预警信息。今后,公众可以通过专用终端、智能手机、电视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发生地震就近避险   

北京地区发生什么等级的地震,会触发预警?马士振介绍,一般来讲,4度及4度以下的烈度可能会轻微有感,一般不会造成建筑物破坏。“为了尽可能降低对社会正常生活的影响,目前预警终端对4度及4度以下的烈度不响应。”如果发生震级4级或烈度5度及以上的地震,会发布预警信息。收到信息后市民要保持沉着冷静,通过图片、灯光报警、声音报警、语音提示,正确辨识地震预警信息,结合所处的环境采取相应的避险措施。   

马士振解释,红色预警表示有破坏性地震发生,预警终端所在地预估烈度达到7度及7度以上,需要采取紧急避险措施。橙色预警,预警终端所在地的预估烈度为5度或6度,可能会强有感,需要适当地避震。   

对于广大市民来说,在收到橙色或者红色预警的时候,要结合自己所处的环境采取相应的避险措施,请大家牢记正确的避震姿势:伏地、掩护、抓牢。一旦发生地震,不要慌张,立即就近避险。(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任珊


标签:地震预警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