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秋吴越争霸舞台,群雄奔腾,轰轰烈烈
伍子胥七荐孙武为将献出兵法十三篇后
再积数十年作战经验,对战争进行了深刻思索
治民之道,食为大宝;德政为首,刑罚为末
天之生民,无有恒亲;相利则吉,相害则灭
千年一战,黄帝用兵结成千年经典
首先用义,其次用色,其次用德,其下用兵戈
义邀专诸弑王僚,鱼肠剑杀出一代江山
色艳西施惊夫差,杀手锏秘抛套牢敌国
德纳英才小天下,龙虎将挥洒锦囊妙计
兵戈雕刻大战略,王霸国横行江淮汉河
千年一戏,胜败有种都成千古绝唱
卧薪尝胆,东施效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呢
小桥流水旁血野草莽,村姑柔情伴壮士刚烈
姑苏台内外民官匪世,熙熙攘攘中潮起潮落
——作者题记
内容提要
伍子胥是大军事家孙武走上战争理论舞台的引路人,两人曾并肩指挥作战多年。因此,研究《孙子兵法》理当对伍子胥兵法有所了解。庆幸的是,近年考古发现了2100多年前佚失的伍子胥《盖庐》兵法。竹简由于新近出土,艰难的文字整理工作刚完成。本书作为对伍子胥兵法进行开创性破解的第一部专著,对原文进行意解可谓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所开列的57个专题解论,力求全方位地对伍子胥兵法的背景材料、主要论点和理论体系进行理性的思索和研究。本书各篇章主要由提要、经典句、原文标点、原文意解、竹简破解、专题解论等六部分组成,后三部分是本书重点。伍、孙兵法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交映生辉。伍的兵法中还有许多孙武兵法中所没有并且是战争经典理论,读来令人拍案叫绝。本书在解论中全面展示了吴越争霸舞台上不同阶层人物的智慧和命运,说明伍子胥兵法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还蕴涵着丰富的治国之道、人生哲理和管理艺术。
目 录
标点伍子胥兵法(盖庐)全文
伍子胥其人其事其书(代序)
1 循天行地治民篇——民以食为天的大道理
原文意解
竹简破解
专题解论
(一)伍子胥“破楚御越,北威齐晋”的用兵之谋
(二)“治民之道,食为大宝”,伍子胥反对卖粮给越国
(三)“刑罚为末,德政为首”的治国安民之道
(四)“义”字当头,治国和做人的要诀
(五)“用色”——美人计是征服天下的有力武器
(六)黄帝与“其下用兵革”的慎战、不战的重要军事思想
(七)无道则毁,伍子胥预言吴王“失道”将亡国
(八)古人对天地起源的疑问和认识
2 顺应天时篇——强军富国应顺势而动
原文意解
竹简破解
专题解论
(一)“九野为兵”与吴国的兵役制度、军队编制
(二)“九野为兵”与吴国朝野上下痴迷于兵器制造的社会风气
(三)“九州为粮”与吴国军事后勤建设
(四)吴越两国争战不息、愈演愈烈的原因
(五)天圆地方——伍子胥时代对天地轮廓的认识
(六)中国古代兵法中的兵阴阳学说
3 处军作战篇——各种地形下行军作战的原则
原文意解
竹简破解
专题解论
(一)依据山川地形具体情况,临机应变选择行军路线和驻地
(二)调动敌军,置敌军于不利地形之上
(三)伍子胥倡导在战略上的坚守与筑城
(四)吴国重视强化水军建设
(五)军恐疏遂,反对分散兵力的作战指导思想
(六)军恐进舍,反对优柔寡断的作战指导思想
(七)“有前十里,毋后十步”的主动进攻思想
4 背生击死篇——依据天相选择吉日良辰出击致胜
原文意解
竹简破解
专题解论
(一) “毋邀媞媞之旗,毋击堂堂之阵,毋攻蓬蓬之气”之句与《孙武兵法》相通
(三)以屈求伸,守时待机,实现战略目标
(四)中国古代人识星并建立完整的二十八宿星座体系
(五)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与星象学“四象”
(六)伍子胥“天鼓”的天文考古重大意义
(七)中西星象体系比照
(八)伍子胥与北斗七星
5 星辰日月篇—选择最佳攻击方位和出击时间
原文意解
竹简破解
专题解论
(一)天象行兵论与分野观念
(二)五星运动——伍子胥的战事预测
(三)伍子胥的星占预测与孙武的“知胜之道”
6 攻军回众篇——调动我军攻战敌军的基本方略
原文意解
竹简破解
专题解论
(一)观察尘埃作军事预测与孙武兵法的相通之处
(二)伍子胥的相气用兵
(四)乘虚捣隙,出奇制胜,争取战略上的主动
(五) 当机立断,力戒“迷”和“疑”
(六) 吴国军队入郢之战得失评析
(七) 孙武在入郢之战后的消失之谜
7 击敌逐北篇——战胜敌军的十种有效战术
原文意解
竹简破解
专题解论
(一)利而诱之的军事思想
(二)忘战必危,积极备战的作战思想
(三)伍子胥开“游击战”之先河
(四)吴王阖闾之死与骄兵必败的檇李之战
(五)伍子胥不急于争胜的思想与孙武“地有所不争”思想的相通之处
(六)虚实相为变,以假乱真,迷惑敌人,避实击虚
(七)“彼有乐志,吾示以悲”,示弱于敌
8 救民之道篇——净化社会政治环境
原文意解
竹简破解
专题解论
(一)“天之生民,无有恒亲,相利则吉,相害则灭”
(二)讲求“信义”的社会法则
(三)伍子胥死于“为吏不直,枉法式”者之手
(四)对伍子胥、文种与孙武、范蠡不同结局的历史评析
9 德攻篇 ——以德治拯救乱世之道
原文意解
竹简破解
专题解论
(一) 夫差“用暴兵”追求霸业致使兵疲民乏国亡
(二) 夫差的“暴而无亲,贪而不仁”性格
(三) “名其台榭”者终将被攻之于安乐窝外
(四)严守国法军纪,“治而不服,名曰乱则”
(五)春秋时“反霸”、“不称霸”的王霸之道诡辩论
(六)伍子胥的“灭越”谏言与夫差的“存越”主张
(七)吴越两国在战略上的得与失
附录一:轰轰烈烈吴越战争史
附录二:《史记》中的伍子胥生平
附录三:《越绝书》中的伍子胥生平
主要参考书目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号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