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最后大决战

《最后大决战》概览

时间:2012-4-8 19:39:16  作者:陈 宇  来源:  查看:233  评论:0
内容摘要:以大量历史资料作“经”,奠定了本书的基础;以笔者亲自重走当年战地,采访大批当年解放军将士及国民党军队官兵和眷属的口碑资料作“纬”,纺织成了本书。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继辽沈、平津、淮海战役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由南京迁广州,再迁重庆成都时,图谋拼全力要在成都附近打一个像样的“川西大会战”。而毛泽东从战役一开始,就智高一筹,精心策划了两军在大陆的最后一次大决战。

《最后大决战》概览

《最后大决战》概览

 

内容提要

以大量历史资料作“经”,奠定了本书的基础;以笔者亲自重走当年战地,采访大批当年解放军将士及国民党军队官兵和眷属的口碑资料作“纬”,纺织成了本书。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继辽沈、平津、淮海战役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由南京迁广州,再迁重庆成都时,图谋拼全力要在成都附近打一个像样的“川西大会战”。而毛泽东从战役一开始,就智高一筹,精心策划了两军在大陆的最后一次大决战。

这次大决战,是以第二野战军为主,3个野战军参加的一次大规划战略决战,是整个解放战争中地域范围最广、战线最长的一次大决战。歼敌90多万,也是解放战争中歼敌最多的一次大决战(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淮海战役歼敌55万)。决战中,刘邓大军由湘鄂黔边撒大网到川西盆地,贺龙由陇南“三把尖刀”闯关入川,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队在大陆营造的最后防线。国民党军兵团司令钟彬乌江被擒;蒋介石的得意门生宋希濂兵败“历史怪圈”大渡河;上将省主席王陵基出逃两个多月后终落网;蒋军决战最高指挥部地址探秘、黄金事件等历史疑案都将在本书中披露或揭开神秘的面纱。战争虽然已过去了近半个世纪,但在这片土地仍时常出现许多怪事奇事,本书都将其缘由一一提示出来。

 

 

 

第一章

1.声北击东:毛泽东用兵如神

2.解放军砸开川东大门

3.乌江天险重飞渡

4.毛泽东计在擒获蒋介石

 

第二章

5.兵临宜宾城下

6.大渡河:“历史怪圈”里的追歼战

7.喋血竹园铺

8.南线:刘邓大军“一张大网”拉到了川西盆地

9.席卷大渡河尽头

10.北线:贺龙“三把尖刀”破关入川

 

第三章

11.国民党上将王陵基入主四川

12.八天逃亡走出了一个“○”

13.望断长空天已绝人路

 

第四章

14.大战前的新津犹如一座兵山

15.“黑虎队”潜行府河边

16.彭镇血野大厮杀

17.小城新津7昼夜大血战

 

第五章

18.刘伯承出手绝招:“点穴”邛崃县城

19.出奇兵“以一当十”首战大邑县城

20.急决策“放弃大邑,固守邛崃”

21.地狱之门开启在高山镇

22.十万火急:紧张到了军级总指挥亲自带领勤杂人员出击

 

第六章

23.临溪河——勒在蒋军脖子上的绞索

24.主战场军田坝:战后数年落雨地上仍流血水

25.蒋军川西最高指挥部揭谜

26.“天下第一军”的覆灭

27.“古堡虎穴”中的舌战

 

第七章

28.混战中捉俘虏的“小品剧”接连上演

29.第十八个戴绒帽的老年人?

30.6麻袋黄金”之谜

31.捞金者浴火

32.决战近尾:毛泽东、蒋介石同在郊野弄杯

 


标签:最后大决战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
本类更新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