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军事论坛

草地意外枪声救红军

时间:2016-8-9 9:13:21  作者:中华智库园  来源:中华智库园  查看:710  评论:0
内容摘要:红军在进入草地的毛儿盖地区时期,根据《夏洮战役计划》已经对北进草地的道路经过多次探路,并寻找到了向导,规划出了行军路线,即从毛儿盖地区出发北进,经年朵坝到班佑,计划走7至10天,然后从班佑再向西北方向的热当草地进发,经郎木寺出甘南到夏河、洮河地区,计划需要走10天。

1935年8月11日,中革军委命令左路军从马塘、卓克基出发,向阿坝地区开进;右路军从毛儿盖地区出发,向班佑、巴西前进。周恩来发出《关于红1方面军北上准备工作》致红1、红3军首长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电,其中指示:“一、依据总司令部夏洮战役计划,我军前进道路,一经阿坝,一经班佑。阿坝情况尚不明,但由班佑到夏洮行程约十二日。为便作战,我军主力有出右路的极大可能,一、三军应准备在七天到十天内经班佑前进。”

红军在进入草地的毛儿盖地区时期,根据《夏洮战役计划》已经对北进草地的道路经过多次探路,并寻找到了向导,规划出了行军路线,即从毛儿盖地区出发北进,经年朵坝到班佑,计划走7至10天,然后从班佑再向西北方向的热当草地进发,经郎木寺出甘南到夏河、洮河地区,计划需要走10天。

8月21日,右路军中的中共中央及主力部队开始穿越草地。

红军右路军过草地期间,仍不断探问经草地通往阿坝、阿西、郎木寺的路况。

在穿越草地期间,红军付出了巨大牺牲,到达原行军计划的中间站班佑村寨时已经疲惫不堪。

班佑是藏语“弯佑”的音译,相传当地曾有一名足智多谋、善于管理寨子的人“弯佑”而得名。1725年(清雍正三年)四川提督岳钟琪由松潘出黄胜关招抚草地12部落,清朝庭授予班佑部落为土千户。《松潘县志》载:班佑土官纳借“为十二部落之领袖”,故班佑土官有“若尔盖地区十二部落大土官”之称,属世袭土官。班佑寨是该寨牧民冬季的定居点(冬房),红军长征途经时,全寨共有71户人家。1935年8月下旬红军到达班佑寨时,该寨大部分牧民在较远的夏秋草场放牧,加上国民党的反面宣传,寨子里几乎没有人住。

8月24日晚,右路军(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历经艰险到达班佑草地中的村寨——班佑。

红军驻扎下后,依照惯例,向四周放出警戒部队。空旷大大草地上,万物俱寂,就在此时刻,清脆的枪声突然从班佑村寨正北约2公里阿俄垭口传来。马上有红军侦察员向前敌指挥部报告,先期到达班佑寨的红军先头部队搜索小分队在班佑寨通往巴西的便道上(阿俄垭口)与国民党军的一部分警戒部队发生遭遇战斗。国民党军警戒部队首先鸣枪示警,红军指战员被这突然的枪声所警觉,这不是当地藏兵武装的土枪声音,而是国民党正规军制式武器的枪声。红军稍作准备后,向当面之敌发起了进攻。国民党军更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所震恐,随之向后退去。红军紧随其后,追下了山垭口。

阿俄垭口,位于今若尔盖县班佑乡班佑草地与巴西乡交界的阿俄山口处。仅一山之隔,垭口之南的草地景象与垭口之北的农林区,在自然环境上完全是两个天地。

当年阿俄垭口战斗的密集枪声,在当地老百姓听来先后有两次,相隔约两个小时。第一次因红军小分队仓促应战,红军失利,向后退守,等待指示和援兵。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听到右侧警戒分队方向传来激烈的枪声,立即组织后续部队增援,国民党军及随军参战的藏兵经不住红军的猛烈攻势,向巴西方向溃退,红军立即展开英勇追击。这就是当地百姓听到的第二次密集枪声。

红军追击翻越垭口后,看到面前突然闪现出大片的原始森林,同近天来行军所走过的茫茫草地完全是两种自然地理环境,原来翻过山垭口就是出草地牧区而进入林区和农区,也就意味着有粮食可筹集了。这一小股国民党军警戒部队的枪声,非常意外地将红军引向巴西农区,使右路军在班佑寨没有再直向前行继续草地行军,而是几乎呈90°直角折向右转,直接向北,翻越出了草地这块“泥潭盆地”,提前约7天时间结束了继续走草地的征程。否则,红军将会有更大的牺牲。

红军右路军过草地时,彭德怀所属的三军担任后卫,负责收容因病、伤掉队的战士,病重的周恩来、王稼祥随红3军行动。为了护送病重的周恩来、王稼祥走出草地,彭德怀决定从迫击炮连抽人组成担架队,陈赓站出来担任担架队长,兵站部部长杨立三站出来给周恩来抬担架,红军将士克服重重困难,将昏迷中的周恩来抬出了草地,住进阿西牙弄寨一户民房中养病,周恩来、王稼祥在这里化险为夷。

8月26日中午,聂荣臻在发出的《关于毛儿盖至班佑间道路情况》致彭德怀、李富春电并转周恩来电报中写道:“一军此次因衣服太缺和一部身体过弱,以致连日来牺牲者约百余人,经过我们目见者均负责掩埋,在后面未掩埋的一定还有,你们出动时请专派一部携具前行,沿途掩埋。”

8月29日,包座战役求吉寺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中。彭德怀所属红3军的一部还在班佑草地艰难地跋涉。因为严重缺粮,许多战士虚弱得无力抬腿,班佑寨旁边的热曲河边有几百战士滞留,彭德怀命令红11团政委王平,携带从牙弄及其附近村寨紧急筹集的粮食,率领一个营的兵力返回班佑草地应接;当王平一行赶到班佑热曲河边时,用望远镜观察,发现对岸有近700多战士坐卧在草地上,一动不动,大家渡过河去,悲痛地发现都牺牲了,仔细地抱扶每一个战士,最后发现有一个小孩还有一口气,不了刚背过河也牺牲了。2012年,为纪念班佑河边700英烈的纪念群雕,在班佑村通往县城和阿俄垭口的岔路口落成,成为此地红色旅游的著名景观。

当年红军离开班佑寨不久,寨子里的部分藏兵前来察看他们那些无法搬走、封藏在墙壁中间用牛粪糊起来的部分粮食、马茶等(贵重物品如镶有豹皮、水獭皮的衣物以及珊瑚等一般远牧时都寄放在巴西的班佑寺院),部分藏兵回来后却被眼前的另一番景象震惊了:寨子里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停放着三、五成群的尸体,有坐着的、躺着的、还有靠着的,其中拉青郭哇家的一间屋子里就有20多具红军遗体。青壮年男子将所有尸体拖离寨子,这些尸体与一般的尸体不同,四肢稍一拉动就脱落,没有一点韧性,是饥饿与疾病,夺走了无数红军战士年轻的生命,过草地这段历程,是红军长征途中减员最多的地段,牺牲在草地的红军约有2000多人。

随右路军行军的毛泽东,当年冒着蒙蒙细雨到达班佑寨,住进了一间牛粪糊制的屋子,他在班佑村牧民的冬季定居房中度过了草地生活的最后一夜。众多过班佑草地的红军将领和普通战士一样,均在班佑寨留宿过夜。简陋的牛粪屋,屋内堆积的干牛粪,使许多南方籍的红军战士新奇不已。比起连日在水草地宿营,能遮风避雨的班佑牛粪屋为红军将士遮挡着草地秋日的风寒,年轻的红军战士将班佑牛粪屋戏称为“大使(屎)馆”。留宿班佑牛粪屋的体验,成为当年许多红军将士一生中难得的草原生活经历。

阿俄垭口战斗,打通了红军通往巴西农区的通道,对于当时极度缺粮的红军将士来说,翻过阿俄山,就意味着越过了一道生死线。真是不可想象,如果中央红军主力继续沿原行军路线规划再走7天出草地,将会付出巨大的牺牲,大多数人很有可能走不出草地。

草地边沿的意外枪声,引导已经处于极端困难中的红军走出了水草地。7天的草地艰苦行军之后,在阿俄垭口下的包座地区与国民党胡宗南部展开激战。又经过7天的鏖战,红军取得了包座战役的胜利,终于打开了北上的通道。

班佑寨是红军右路军走进草地,也是走出草地后见到的第一个村寨,因而在长征史上有“草地第一村”的美誉;更因村寨之北阿俄垭口的历史枪声,使班佑村寨在长征史上更加传奇。返回中华智库园网首页


编后记: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史专家陈宇授权中华智库园公众号连载其新著《长征故事传奇》,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共100余篇,40余万字,220余幅插图。为方便阅读,经作者同意,特推出微信简编版。除历史照片外,文中彩色照片均为本书作者拍摄。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