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产业战略

世界大变局中的云南大战略

时间:2015-12-31 10:19:01  作者:陈 宇  来源:中华智库园  查看:958  评论:0
内容摘要:近日,本报(《经济学家》报)编委会副主任陈宇教授应邀在“云南省企业家大讲堂”作讲演。

世界大变局中的云南大战略

 世界大变局中的云南大战略 

编者按:近日,本报(《经济学家》报)编委会副主任陈宇教授应邀在“云南省企业家大讲堂”作讲演。共分三个议题:一是中国企业家群体进化坐标;二是中国经济的世界大背景大趋势;三是云南大战略蓝图及企业投资战略。讲演从企业家正面临的世界大变局和大趋势展开,包括我国政治、军事、外交诸方面,以及国家政策、地缘政治、地域经济等,阐述了云南地区的大战略,并提出了因地适宜的框架建议。本文是这次讲演的部分内容提纲。

 

关于中国经济的世界大背景大趋势

一、世界大变局大趋势

经济发展有赖于政治大环境,有赖于以军事力量做盾牌。

(一)谁主21世纪沉浮?

中美关系分析。总基调: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

东西方文化对垒。曾经的“东风压倒西风”豪言壮志,或西方妄想对东方的“和平演变”。但大趋势可能是谁也消灭不了谁的“太极图”,互相包容,共同发展。

(二)目标、道路、方向——2015年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重要观点

1.马克思主义真谛是让劳动者过上好日子的理论;2.国外学者由衷为中国共产党、中国道路鼓掌;3.中国道路与寻找两种经济的平衡点;4.第三次社会主义运动浪潮或将爆发。

二、当代中国军事现状与趋势

边疆省份和边城、经贸口岸,需要格外关注边境军事动态和世界风云变幻。

(一)中国军力襄助强国梦

10年的近期军事战略目标:已经实现了祖国的统一,周边巩固;20年的中期军事战略目标:实现了在国家利益区主持正义、在附近海洋拥有制海权、为国家资源之争做好了动武的准备;30年的远期军事战略目标:实现了驱逐国家利益区内的异己势力,维护和谐世界,保障国家完成百年经济强国之梦;30年后,中国军队的作战显然不在本土,不在自然地理上的边界、边境地区,而是在国家政治、经济利益区势力范围“边界”上。

(二)新一轮30万大裁军

2015年胜利日大阅兵,展示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军事盾牌与底牌,不怒自威。同时宣布大裁军,展示了中国军队的自信。

裁军指导思想。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时代要求;军事技术、武器装备、军事理论跨世纪结合。让打就打,指哪打哪;随时能上,首战必胜;开打秒杀,打则全胜。

裁军解决的问题。比例失调;机构臃肿;关系不顺;职能不清;合成度不高;执编不严。

裁军原则。精干顶用;合成高效;平战结合;突出效能。

裁军方向。数量规模小型化,基本走向:总体规模大幅缩小、作战部队小型灵巧、战术单位向旅营延伸;力量编成一体化,包括侦察监视、指挥控制、精确打击、支持保障;指挥结构扁平网络化,由以往的“串联”方式变“并联”,实现超联合。

三、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当代中国走出去的重要战略。它包括历史上的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3大部分。

“一带一路”是开放的合作倡议,以经济与人文合作为主线,贯穿“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不搞封闭性集团,不妨碍既有的多边机制,不干涉别国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寻求势力范围,不涉及政治、安全等领域,依赖“丝绸之路”经济、人文、商贸的千年传承,并赋予其新的合作意义。

云南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北方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了中国、缅甸、孟加拉国、印度之间网状的丝路交往体系。“一带”的走向之一是从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和印度洋,云南是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节点和门户。

四、“十三五”规划和中央经济、城市工作会议

(一)十三五规划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布局,布局的主线就是“十三五”规划。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1.“十三五”规划的十个任务目标

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

云南应密切关注“十三五”规划把生态环保放在了空前的高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写入五年规划。“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生态文明首次列入十大目标,“美丽中国”首次写入五年规划。经济发展,必须朝着绿色经济转型,实现留得住蓝天、记得住乡愁的全面小康。

2.“十三五”规划推进创新发展的三条路径

(1)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2)拓展发展新空间。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3)构建发展新体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

(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五大任务:去产能(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去库存(化解房地产库存)、去杠杆(扩大有效供给)、降成本(政府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补短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五大政策支柱:第一,宏观政策要稳。第二,产业政策要准。第三,微观政策要活。第四,改革政策要实。第五,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中央强调必须着重抓好供给侧改革。多搞重组调整,少搞破产。

(三)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全国城市布局:优化提升东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边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联动发展。

城市定位: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结合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

城市建设: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规划和管控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留住特有“基因”。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

城市管理: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防止“摊大饼”式扩张,防止出现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的现象。

城市服务:发展持续性、宜居性,让中西部地区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分享城镇化成果。

 

关于云南大战略蓝图及企业投资战略

一、云南区域大战略定位与举措

(一)云南区域优势

1.历史资源禀赋。秦汉时期,“南方丝绸之路”造就了古代史上开放和鼎盛的云南。近代修建滇越铁路,带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二战时期,云南成为抗战大后方,史迪威公路和驼峰航线,是中国抗战时期承接世界各地所来资源递进的通道。2.大区位优势。面向“三亚”(东南亚、南亚、西亚),肩挑“两洋”(太平洋、印度洋,通江达海,地处中国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和南亚经济圈结合部。3.地缘政治优势。云南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和开放前沿,是中国唯一一个可以同时陆路上通东南亚、南亚的省,接壤缅甸、越南、老挝三国,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和孟加拉等国是近邻。

(二)云南大战略发展蓝图前瞻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兴建西南边疆城市群,构架南亚经济中心。

(三)云南重大战略举措建议

1.明确区域城市战略定位,重新评估边城价值与竞争力。2.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建立边境人民币结算中心。3.着力生态产业经济,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力度。4.加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提升人力资源布局。5.规划住房结构性调整,承接城市化人口。6.落实脱贫工作目标,促进共同富裕。7.深度挖掘少数民族区域文化经济。

二、云南企业家的战略新思维

(一)在“通”字上想点子

“一带一路”国家建设重点“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

“一带一路”云南与周边国家“八通”:通路、通电、通油、通气、通讯、通商、通币、通关。公路“五出境”、水路“三出境”;省建成通车里程近4000公里。着力打造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的物理连接和精神联通,形成网状丝路交往体系。

(二)在差异化上领先

丰富的资源: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丰富的旅游资源,高原特色农业,水利资源工程。

认真领会和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刻理解所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把握“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确保云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三)以长远利益进行战略布局

云南已完成融入“一带一路”的总体方案设计。通过“大通道”建设,打通泛亚铁路等3条国际大通道,云南成为一个约有35亿人口的市场中心,进行“铁海联运”,面向全世界市场,使产业向云南布局和转移。云南从中国开放的“末梢”变成“前沿”,将与周边国家有效联动起来,经济发展半径将大大扩展。云南将面向全球,成为最具活力的市场中心、物流中心、信息流中心。

三、云南本土企业家的战略投资建议

(一)“一带一路”交通建设板块。

(二)边城自贸区建设板块。

(三)口岸与边贸经济板块。

(四)“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板块。

(五)绿色节能环保产业板块。

(六)医疗与人口概念板块。返回中华智库园网首页


标签:世界大变局中的云南大战略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