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弘扬正气

“好村医”贺俊峰

时间:2015-2-9 11:20:51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文明网  查看:263  评论:0
内容摘要:一个从少年时代开始萌芽的梦想,一份痴心不改、无怨无悔的工作,一场持续了十一年的无私奉献……山西省河津市下化乡的村医贺俊峰就是这样背着药箱、骑着摩托车穿梭在6个自然村的田间地头、农户村舍。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有病人需要,他总是在最短时间内出现在病人面前。

一个从少年时代开始萌芽的梦想,一份痴心不改、无怨无悔的工作,一场持续了十一年的无私奉献……山西省河津市下化乡的村医贺俊峰就是这样背着药箱、骑着摩托车穿梭在6个自然村的田间地头、农户村舍。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有病人需要,他总是在最短时间内出现在病人面前。

1.坚持当村医的儿时梦 越过“龙门”的“鲤鱼”又回了村

当一名乡村医生,这是贺俊峰从少年时代开始萌芽的一个梦想。   

1983年3月,贺俊峰出生在有着“鲤鱼跃龙门”传说的山西省河津市下化乡半坡村,他从小一直跟着奶奶生活。12岁那年,贺俊峰得了阑尾炎,本来是能保守治疗的,但是由于村子里缺医少药,送到大医院后阑尾已经穿孔了,只好动了手术。这一场病痛让少年贺俊峰深刻地了解了偏远农村缺医少药的窘况,这个沉默寡言的少年那时就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了我要当村医。”初中毕业那年,学习优秀的他在第一志愿里写下了“运城卫校”,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

2002年7月,贺俊峰面临着卫校毕业,同时也面临着他人生的第一次抉择。贺俊峰一心想着回村子做一名村医,但拗不过亲戚的劝说,选择了当时的国有企业——毛泽渠煤炭有限公司职工医院。那时,有一份正式工作是大多数山区孩子的梦想,亲戚都觉得贺俊峰是“鲤鱼跃进了龙门”。但贺俊峰自己并不十分高兴,他时常想起儿时的病痛,想起年迈体弱的奶奶,想起缺医少药的村子……2004年贺俊峰春节回老家过年,看到村民们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儿童接种很少,不少人患病后找不到医生,拖得病情恶化……这样的情景再一次勾起了他儿时的记忆。最终,贺俊峰不顾亲戚的劝说和朋友的反对,毅然放弃了医院的正式工作,回村子开了个诊所,当了一名村医。   

而贺俊峰这一干就是11年。

2.随叫随到2万公里山路不畏险 他就是村里的120

贺俊峰做村医有一个原则:随叫随到!这十一年来,他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几乎没有过一个轻松愉快的节假日。贺俊峰出诊设备是一辆摩托车、一个药箱。半坡村共有6个自然村,16平方公里大,远的地方一次来回要走10公里,遇上雨雪天只能靠步行。   

2011年12月的一个夜晚,时间已是凌晨零点多,劳累一天的贺俊峰刚刚躺在床上,就接到村民罗晓岗着急的电话,“我父亲肚子疼得厉害,贺医生赶紧来看看。”   

贺俊峰二话没说,翻身起床,背上药箱,走进了冰天雪地中。此时节,正是大雪封山的日子,山里的温度只有零下五度,到处白茫茫一片,寒风呼呼地刮着,雪打在脸上连眼睛都睁不开,贺俊峰不知摔了多少跤,步行了将近两个小时,走了近五公里的路赶到了罗晓岗家。到病人家里时,贺俊峰的手脚都冻麻了,然而他完全顾不上这些,就开始对患者罗晓岗的父亲进行打针、推拿、输液,直到病人病情缓解后才休息,到第二天病人基本痊愈他才离开。   

像这样半夜出诊的情况对贺俊峰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2012年10月10日凌晨1点多,40多岁的村民吴雪云忽然感觉肚子疼痛难忍,头晕恶心,她的家人心急如焚地给贺俊峰打来电话,贺俊峰二话不说立刻赶去,一直为病人输液1个多小时,直到病人病情稳定后才离开。提起贺俊峰半夜出诊,他的妻子吴瑞萍最为感慨:“跟了俊峰这么多年,都习惯了,只是心里些担心。”

贺俊峰的电话就是村民们的求医热线,他的摩托车就是村里人的“120”。由于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剩下的都是老弱病重,去不了卫生室就诊,贺俊峰把村里人的健康档案装在脑袋里,九成都是给人上门看病。80多岁的村民胡川草,每月输三天液、打两天针,每次都是贺俊峰主动按时上门输液。60多岁的村民任三女患类风湿、糖尿病,每隔几天就要上门看病。一下雨腿就开始疼,贺俊峰也主动上门看望。

把病人当做家人照顾也是贺俊峰的原则。村民苏炳德夫妇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儿女均不在家,经常输液,每次都是贺俊峰照看。苏炳德在山西铝厂上班的儿子说:“要不是有贺医生,我们怎能放心得下呀。”90多岁的村民岳换芝由于年纪大,器官衰竭,需要检查,也是贺俊峰陪同老人的家人到大医院检查。

有人给贺俊峰粗略地算了笔账:平均每天出诊5公里,11年就是2万公里山路!

3.11年没有收到1分出诊费 为村民垫付20多万元

当村医的这11年来,贺俊峰背着药箱、骑着摩托走遍了半坡村6个自然村的每一处沟沟洼洼,村民家家户户的门槛他不知进进出出多少次,但贺俊峰始终坚持:不收出诊费、注射费,只要没有材料费就不收钱。村里的老人李福章给贺俊峰算过一笔账:要是收出诊费、注射费,贺俊峰早就发了。按他每天平均出诊6家、每家10元来计算,每年就是2万1千多元,11年就是24万多元。李福章感慨地说:“我老伴每年都要输两个疗程的液,每个疗程7天,由于白天较忙,输液往往安排在晚上,每次我给俊峰出诊费,他从来没要过。俊峰这娃是个好人呀!”

不收出诊费还只是其次,有时碰到疑难杂症贺俊峰自个儿无法救治,他还想方设法帮助病人转到大医院。2013年的一天,村里困难户郑建荣的女儿发高烧并且腹部剧烈疼痛,贺俊峰判断可能是急性阑尾炎,立即帮他们联系了车辆,陪着他们一同到大医院进行治疗,还垫付了车费、检查费等所有费用。经过大医院的确诊可以保守治疗,贺俊峰才把悬着的一颗心安然放下。

有些村民从大医院治疗后还带回一些药需要继续输液,贺俊峰也从不收病人任何费用。70多岁的村民周徐蛮子女不在身边,2011年10月他在大医院看完病后把药带回家继续输液,贺俊峰连续9天上门,周徐蛮心里过意不去,硬塞给贺俊峰50元钱作为出诊费,贺俊峰坚决不收。老人说:“你一家也不容易,你就收下吧,我也不告诉别人。”听了这话,贺俊峰无奈地解释:“不收出诊费是我当医生时就定下的原则,不能破,也从没破过。”

由于村里乡亲们的经济条件有限,有许多人看病都是赊账,每年大概都有两万多元。贺俊峰从来没催要过,乡亲们有了钱就还上。11年来,贺俊峰累计为乡亲们垫付医药费20多万元,减免困难户医药费两万多元。同时他还义务为全村低保户、五保户及困难家庭到河津市医管中心办理境外医疗补助5万余元,让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4.家被泥石流冲垮仍想到村民的医疗 把卫生所开进村委会

近年来,随着国家基层医疗改革的推进,贺俊峰除了坐诊、巡诊,还担负着村里卫生知识宣传、新农合宣传征收、传染病防治、疫苗接种、健康档案建立等各种公共卫生管理服务工作。对于上级安排的各种公共卫生项目,贺俊峰从来都是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每项都能按时报送,圆满完成。

2005年8月,河津全市开展乙型脑炎防控接种工作,卫生局要求入户从八个月大的婴儿到成人全部进行强制性接种。当时村里有一家村民家里养了只狗,接种完出门时贺俊峰不小心被狗咬了六口,到河津市里打了防疫针后第二天,他就拖着伤腿坚持白天为村民接种疫苗,宣传防控知识,晚上输液。

2011年8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泥石流冲垮了贺俊峰和妻子用多年积蓄盖下的新房,所有的家俱、药具、药品全都没了。因为盖的新房也是村里的诊所,贺俊峰第一时间没有想自己的生活怎么办,而是忧心村里又要过缺医少药的日子了。半坡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干部针对这个情况及时妥善解决:他们安顿好贺俊峰的生活,并决定在村委会院里腾出两间房来当卫生室。于是,贺俊峰将诊所开在了村委会院里,继续为乡亲们服务。泥石流冲垮了他倾其所有建下的新房,却没有冲垮他为村民服务的信念。

“生在大山,长在大山,当一名乡村医生,为乡亲们做点事,是我的责任。”11年来,贺俊峰把这个平凡的岗位作为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将脚印烙在了下化乡半坡村的大山深处。在迢迢山路间,在户户家门前,在面向患者的一次次抉择时,他无怨无悔、步步前行,为村民驱散了疾病和忧愁,带来了健康和希望。返回中华智库园网首页

(根据稿件《“好村医”贺俊峰跳回“农”门当村医 十年坚守为追梦》编写,感谢中国文明网·山西站提供素材)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