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上半叶,北美捕鲸人去智利时,发现了当地流行一种有趣的吃法:将玉米置于高温下,让谷物受到内部强压,淀粉原料的核心向外碰到坚硬谷壳爆炸。这就是爆米花。他们觉得这种小东西很可爱,就带回了新英格兰。不久,爆米花在北美流行起来,1848年,它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小零食,还被美国字典收录。几十年后,蒸汽爆米花机的发明加剧了这种零食的流行程度。爆米花开始能脱离厨房被大批量生产,能流动贩卖,人们可以方便地在室外看运动会、马戏和参加集市时购买,加上诱人的香味,它很快成为路边小贩首选。大街上随处可见,各种娱乐场所更是卖的红红火火,除了一个地方——电影院。
那时有声电影还没有问世,无声电影早期用的字母限制了观众的文化水平,电影院也都致力保持这种上流的品味,担心爆米花会弄脏地毯,也不希望那些修养好的顾客受到吃爆米花时发出的声音干扰。1927年,电影进入有声时代,那些文化并不高的人也能来观看了。到1930年,美国每周去看电影的人达到了9千万之多,电影的声音已经可以盖过吃零食的声音了。但这些还不足以让电影院采取行动,不过至少他们对要不要开放观众带零食进来已经迟疑不决。
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给电影业和爆米花带来了一次很好的合作机会。为了找到一个便宜的地方消遣,人们都涌向电影院。只要包里有5到10美分,就能享受到爆米花这项“奢侈品”,这在绝大多数人的接受范围之内。更重要的是,玉米的成本很低,10美元一大包的爆米花玉米粒能用很久。当时的街头小贩把握了这个商机,开始在电影院外面摆摊售卖爆米花,因为买的人多,早期的电影院在衣帽间外边还专门挂着标识,要求观众寄存衣帽和爆米花。爆米花就这样成为了最早的影院中偷偷摸摸携带的食物。
尽管仍然想维持影院的外观,也没有建造合适的通风设备。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观众携爆米花入场,电影院老板终于觉得这个商机不可忽视,他们开始把大厅租借给小贩,允许他们售卖爆米花。虽然位置更多是像是在影院前的街道上,小贩们也乐意,这反而可以拓宽生意——既可卖给观众也可卖给街上的人。后来,剧院经理逐渐意识到,若省去中间商,直接出售爆米花,他们可能会获得更多利润。于是,很多影院开始自设爆米花机,但也有影院仍然拒绝引入,觉得爆米花机会降低他们的档次。20世纪30年代中叶,电影院生意开始走下坡,很多影院开始亏损。但只有那些转向卖爆米花和其他零食的影剧院幸免于倒闭。这使得很多影院转变了态度,开始自己贩卖零食。
二战使爆米花和电影院的关系更密切了。糖类出口国菲律宾等切断了对美国的货源,糖原料开始短缺,实行定额配给。这使得存在竞争关系的零食糖果和碳酸饮料也跟着短缺。爆米花开始独秀一枝。到1945年时,它和电影的关系已经非常牢固:美国消费的半数以上爆米花是在电影院中。在电影开场前或放映中,电影院为他们的特许经营商店大做广告,吸引观众去大厅买零食。
20世纪60年代电视出现了,人们开始选择在家看电影,而爆米花在家里吃的不多,主要因为不易制作:需要有爆米花机、油、黄油、食盐和其他材料。爆米花销量开始持续下降。这时,一项新产品问世了——EZ Pop,只需将其放到炉子上就可自动制作。爆米花变得简单易制,在家里也开始流行起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微波炉的普及,爆米花更加兴盛。这样,即使在家中,传统的爆米花和电影或娱乐之间的联系被延续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电影院文化逐渐传入其他国家,“看电影吃爆米花”的习惯也一起打包出口。发展到后来,人们想到电影院已经能很自然的就想到爆米花,看电影吃爆米花也已经成为一件约定俗成的仪式性事件:人类有着这样的习惯,一旦适应了将某种特定食品与某类环境联系起来后,就会一直不停地吃着它。
于是,在几乎任何一个影院,你都能看到爆米花。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号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