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闳言高论

专家郦波:每个汉字背后都是一部历史

时间:2013-10-14 8:34:17  作者:佚名  来源:光明日报  查看:313  评论:0
内容摘要:我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所以能得到观众认可,原因在于它唤起了人们心中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听写的是汉字,追捧的则是文化。

中央电视台原创文化类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自8月份开播以来广受追捧,收视率节节攀升,为什么课堂上惯用的汉字听写登上荧屏后能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为此,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解说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博士郦波教授。

记者:两个月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收视率超过各类选秀节目,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郦波:我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所以能得到观众认可,原因在于它唤起了人们心中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听写的是汉字,追捧的则是文化。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我们可以从诸多汉字现象中,如汉字的造字、构词,汉字词义的形成和演变中找寻中国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理据。这种理据是意识、制度、民族心理、社会习俗以及思维方式等文化取向的阐释,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历史时代性。与传统文化相比,汉字具有历史的恒久性。历史上有不少文化现象或文化产品、社会习俗以及文化观念、价值取向,早已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消失或消退,但它们的身影却依然保存在汉字中。可以说,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是一部历史。   

记者:随着数字输入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不常写汉字,甚至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您对此有何看法?   

郦波:人们对汉字书写的依赖度急剧下降,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汉字作为语素文字,有着丰富的象形会意内涵,所以特别依赖于它的书写情感——母语文化情感。书写越来越少,母语情感会逐渐淡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淡漠对国民的心理、情感、价值的影响是致命的。   

汉字的构形特点和表意功能,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中国人的人生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认识。比如,功亏一篑的“篑”字,是指装土的竹筐。古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要“九尺之高台”,一筐土都不可以少,反映的是一种敬畏之心。   

记者:您认为汉字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郦波: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经几千年风雨依然挺立而巍然不动,这不是偶然,不是侥幸,而是因为我们拥有一个涵盖宇宙、包容万物的传统文化体系。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上的割裂,精神上的迷失。   

我认为,大众的价值取向必须通过文化来引导。传统文化尤其看重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关怀,其提供的生活规范、德行价值及归属感,起着其他文化要素不能替代的作用。中华文化这座大厦几千年前就要求社会成员完善自己的人格,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强调社会的整体利益重于个人私利,要求人们能“克己复礼”。只有找回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觉奉行的意识,才能实现价值重塑,道德回归。


标签:每个汉字背后都是一部历史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