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还有时间,赶快回去下歌。”昨天,不少网民相互提醒,明天起国内多家音乐网站将试行全面收费,过渡期为2个月,网络音乐的免费大餐进入倒计时。不过,记者昨天核实发现,所谓“全面收费”的说法并不确切,事实是:在某网站5日启动收费版试运行的同时,免费版不会关闭,2个月的“过渡期”之后,用户可以选择继续使用免费版或收费版,其他音乐网站的免费版则不受影响继续运行。网络音乐的“免费大餐”并不会停止供应。
有界内人士认为:“音乐网站是否收费不仅关系到用户的口袋,更关系到音乐产业在数字时代的生存发展,收费未必是坏事,作为消费者不能期待永远免费,而免费更不能以分享为名、以侵权为代价。”
音乐网站要收费的消息“盛传”已久,此次“全面收费”一说被指出自虾米音乐,有报道称其首席运营官上周末透露,从6月5日起,包括虾米音乐、百度音乐、QQ音乐、酷狗音乐、多米音乐、酷我音乐等音乐网站将试行全面收费,过渡期2个月。收费模式为单曲、包月、包年,“具体怎么收费,收多少,每个公司不一样,是自定的。”消息一出,引得网民议论纷纷,有网民评论“狼又来了”,还有网民则表示理解音乐网站也需要建立自己的盈利模式。
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内数家音乐网站,包括虾米音乐在内,都称所谓“全面收费”是误读,免费音乐下载服务目前没有停止。虾米音乐给出的解释是,“收费是指6月5日开始,虾米音乐会在免费版上叠加一个收费版。用户可以选择试用收费版2个月,2个月后可以在免费和收费间自由选择”。某音乐网站宣传人员告诉记者,音乐网站收费其实早已开始,目前主流音乐网站几乎都存在收费版和免费版并行的情况,收费版的音质服务比免费版的好一些。
“‘全面收费’之所以引发议论,很可能是‘全面’二字刺痛了一些人心中网络音乐永远免单的想法。”某唱片公司的陈小姐告诉记者,“免费”已经成为网络音乐的消费习惯,但是免费不一定就是好事,一来无法培养消费者为知识产权买单的习惯,二来导致借“分享”之名提供违规下载播放音乐的侵权现象一直存在。
去年底,在对全国500多家音乐网站的清理中发现,其中237家涉嫌侵权。不少音乐人认为,收费将促进网络音乐正版化,拓宽音乐网站和原创音乐的生存空间。音乐人高晓松曾力挺正版收费:“音乐版权走向正版化,网络音乐开始收费,好的音乐人终于可以靠音乐为生。”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号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