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要闻热帖

清明祭扫安全第一 回归自然庄严寄哀思

时间:2013-3-31 9:14:56  作者:潘 跃  来源:人民日报  查看:264  评论:0
内容摘要:清明将至,追宗祭祖,体现了中国人重视亲情、慎终追远、敬重祖先的心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精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目前,各地丧葬方式和祭扫方式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

清明将至,追宗祭祖,体现了中国人重视亲情、慎终追远、敬重祖先的心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精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目前,各地丧葬方式和祭扫方式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   

海葬,海鸥海风永相伴   

3月24日,天津王女士一家3口,怀着沉重的心情,手捧公公的骨灰,伴随着花瓣,缓缓撒向大海。   

王女士告诉记者:公公生前就有这个愿望,百年之后将骨灰撒向大海,既节约土地资源,又为子女解除后顾之忧。   

鲜花浪花相随,海鸥海风相伴,在碧海蓝天中,撒下亲人骨灰,寄托永恒哀思。   

海葬,骨灰撒海,是一种文明节俭、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态节地葬法,既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又减轻了群众丧葬负担,还缓解了清明期间过度集中祭祀的压力,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自1990年以来,天津海葬已成功举办175期骨灰撒海活动,直接参与家属两万余人,接待咨询群众10多万人次,广大民众思想观念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碧海滔滔葬灵骨,水天相连寄哀思”。目前,天津海葬辐射范围已影响到京冀鲁豫、陕甘晋皖、蒙藏新疆等十几个省市区的各界人士。   

从2009年起,广州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免除了群众参与骨灰撒海活动所需费用,并出台《广州市骨灰撒海奖励补贴办法》。自今年1月1日起,去世者的骨灰参与撒海活动的,由政府奖励其家属或委办人1000元。   

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经理郑继雄说,初步估算,海葬推行至今,已为上海节约了60余亩土地,同时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清明、冬至期间的祭扫人流。   

海葬,是全新的“入土为安”。郑继雄说,逝者的骨灰撒到海里并不会随水漂流,而是会迅速下沉,没入海底的沙石中,在不占用后人有限土地资源的同时,实现了全新的回归自然,但凡有水的地方,都可以成为家人祭扫和凭吊的场所。   

树葬,树木泥土永相随   

苍松翠柏树下的草坪上,静卧着一方汉白玉的灵牌,灵牌上镌刻着逝者的姓名或是“永远的思念”,四周撒满了黄色的菊瓣,下面摆放着百合花,数缕阳光从树隙中照射下来,松风阵阵、鸟鸣声声,这就是武汉龙泉孝恩园的树葬林之一的美国松树林。   

“当一个人树葬之后,其所依葬的那棵树木将成为逝者的象征,让生命延续,亲人能看着它慢慢长大。小小的卧碑都掩映在树丛之中,没有一般墓区层层墓碑的阴森感,仔细观看,可以看到墓碑都根据逝者的身份有着不同的艺术造型和文化内涵。学者的墓碑是一本打开的书;法官的墓碑是一个天平;军人的墓碑是一顶军帽,从墓碑的造型上就可以想象其为人,给游人以庄严和宁静。‘树葬’不占耕地,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符合了美化环境、保护生态的需要。”龙泉孝恩园副总经理李定兴这样说。   

绿茵茵的草地上,一块块小墓碑平卧在绿茵中间。前来安置骨灰的人们,不由自主地收起带来的纸钱、香烛。   

他们说:“这么好的草地,这么好的环境,不忍心破坏,敬献鲜花,撒上花瓣,写上心愿卡,我们的祝福,亲人也能感受到。”   

共祭,凝重庄严寄哀思   

在2005年清明节,天津开始“集体共祭,文明祭奠”的“破冰”之举。   

8年来,天津市每年都举办清明“集体共祭”活动,主办单位免费提供鲜花、白烛,并免费接送市民参加共祭活动。   

在共祭现场,由著名演员、主持人诵读追思词,与市民一起传承追思怀远的传统美德,携手倡导文明祭扫的理念。   

朵朵白菊,点点烛光,感人至深的追思词,饱含深情的诵读,代替了传统祭奠中的烧纸、焚香,在文明肃穆的氛围中,市民寄托对逝者无限的怀念和哀思。   

网祭,生命故事永流传   

利用互联网开展祭奠活动,把现代科技与传统方式相结合,具有永恒性、丰富性和便捷性的特点,也更加有利于弘扬勤俭节约美德。   

湖北省殡葬协会建立的“思怀网站”,3年的网站访问量达150多万人次,有近百万人参加网上祭祀,为社会各界人士建立亲人纪念馆3600多个。   

武汉交警于泽华因公牺牲后,在该网站建立纪念馆,参加祭扫的人数已达近20万人次,无数青年在网上为他献花、敬酒、送歌,撰文抒发对革命烈士的情感。   

为民模范周国知在该网站建立纪念馆后,祭祀群众达3500多人,有1000多人留下了感人肺腑的语言。   

北师大研究生、被誉称为“儿童文学的天使”邹邹,2006年2月在上海不幸逝世,同年3月份在该网站建立纪念馆后,半年多的时间,参加祭扫的人数多达24.5万多人次。   

祭扫,安全第一不放松   

在提倡文明埋葬和祭奠的同时,仍然有大量的群众到墓地祭扫,加强安全防范十分重要。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说,有关部门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认真检查祭扫服务场所设施设备,完善疏散路线和引导标识;认真排查消除用电用火隐患,严格限制祭扫使用明火;积极配合消防和森林防火部门,加大野外祭扫用火巡查力度,防止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   

此外,要争取交通等部门支持,增开祭扫公交线路,延长运营时间,引导祭扫群众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标签:清明祭扫安全第一 回归自然庄严寄哀思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