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智慧人生

网络时代的书信情怀

时间:2013-2-6 10:51:15  作者:王世虎  来源:南方日报  查看:280  评论:0
内容摘要:科技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愈来愈方便和快捷。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电话、手机、电脑等通讯设备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在相当一部分人的骨子里,书信,仍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科技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愈来愈方便和快捷。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电话、手机、电脑等通讯设备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在相当一部分人的骨子里,书信,仍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在中国古代,书信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主要手段,家书更是心对心的呼唤。“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千百年来,文人骚客们以如此经典的诗句,描述着家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枢纽作用。世世代代,书信,成了人们思想沟通的第一道驿路、航行万里的第一座码头。如果把古往今来的一封封书信连接起来,那该是一条多么壮观的历史长河啊!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书信的地位已经越来越没落了,仿佛像被打入冷宫的嫔妃,独自享受着那份恬静的落寞和孤寂。   

很惭愧,离家在外的这几年中,我只给父母写过一封家书,还是在学校入党时需要父母的签字,邮寄调函时我顺便写了几句言简意赅的问候语。电话着实打了不少,基本上每周一次。去年春节回家探亲,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母亲的枕头下面发现了这封言简意赅的家书,纸张已被折得皱皱巴巴,上面的字迹都发黄了。父亲说,你妈每次想你的时候,就喜欢拿出来看。我知道,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母亲不识几个字的,脑海里忽然浮现出母亲在昏黄的灯光下艰难看信的情景,眼泪不由自主地就流了下来。   

尤其清晰地记得,2004年来省城读大学,8岁的表妹去火车站送我。快上车的时候,她忽然凑近我的耳朵说道:“表哥,你到了学校后,一定记得给我写信啊!我们老师今年开始教写信了,收到你的信我会很高兴的,同学们也会羡慕我的。”我摸着她的头说:“好,表哥答应你!”一到学校,我便给表妹寄去一封信,还有我在学校的照片。我能想到表妹收到信时的欣喜。   

还记得读书的时候,每周都能收到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一帮高中同学的来信,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每次拆信时,心里就像吃了蜂蜜一样甜美。然后,马上伏案回信,讲述自己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回忆往昔的快乐与忧伤。   

今年“中秋节”前,我特意去邮局买了几十张贺卡,花了半天时间,认真地写上祝福语,然后一一地邮寄了出去。几天后,父母第一个给我打来电话,说:“儿子,你的贺卡我们收到了,你爸呀激动得一夜未宿。”接着,一位远方的好友给我打来电话,感慨地说:“你知道吗,这是我这几年来收到的最珍贵的一份节日祝福!千篇一律的手机短信,我早已看得麻木,没有任何感觉;但手捧你那熟悉温馨的字迹,我却倍感幸福和温暖。谢谢你!”现在,想和亲朋挚友联系了,只需手指在手机和电脑上轻轻一按,一句简洁的话语立即就传递给了对方。然而,这种机械化的问候,就像例行公事一样,已全然找不到当年书信往来的感觉了。真不知道,书信没落的那刻,感情的韧性还能撑多久?   

其实,无论你说我怀旧也好,固守陈规也罢,在我的心中,仍然对书信有很深的感情。丢了它,就像是丢掉一位挚友、一份美丽温馨的心情;忘记它,好似遗弃了许多美好珍贵的回忆!   

所以,朋友,有空时,我们不妨再重新拿起笔,用久违的温情给家乡的亲人、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那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书信,为我们捎去的,不仅是真诚的祝福和温暖的问候,更捎去了一份神秘与惊喜。

(王世虎)


标签:网络时代的书信情怀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