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多瓦耸立着一座由清真寺改建的大教堂,它积累几个世纪的建筑智慧,见证着西班牙光复运动的历史,激发我们今天穿越岁月的沉思。这个规模宏大的清真寺原本是宽敞明亮的风格,改建天主教大教堂之后,许多拱门被故意封上了,只留下部分从天而降的光照。伊斯兰自然之光的丢失,正可凸显基督教圣光的神秘降临。这种光学原理在哥特式建筑中的运用,是天主教神学原理的体现。在清真寺旧址上改建大教堂的现象,在西班牙南方很多城市里都可以找到。这象征着一种宗教征服,还是一种文化融合?这个文化问题与帝国命运息息相关。
西班牙,一个依靠天主教精神从异教手中实现光复的民族,一个在绝对王权时代强大的帝国,一个曾经发现了新大陆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她快速崛起而又不幸衰落。今天,在民主化革新与对外开放30多年后,西班牙取得了巨大的现代化成就,这仿佛是对这个曾经辉煌而衰弱了的帝国的心灵安抚。然而历史学家仍然难以忘怀这个帝国衰弱的历史之谜,就像反复咀嚼罗马帝国衰亡史一样。
关于西班牙帝国的衰弱原因,历史学家的解释很多,如金融依赖、缺乏产业基础、长期征战、巨大外债、人口下降等,但也有历史学家指出,这些原因大部分直接或间接地归结于文化“净化”政策,特别是西班牙王室在15世纪80年代的宗教清洗和迫害运动。
西班牙是一个奇特的国家,甚至被理查德?福特调侃为“几个国家”。中世纪的西班牙就形成了一种多族群、多宗教、多语言、多故乡的文化马赛克。尽管西班牙当时是天主教与伊斯兰教的政治博弈场,但在日常生活中,天主教徒、穆斯林、犹太人之间还有相处空间,甚至形成了互补与融合文化。比如犹太金融家对费迪南与伊莎贝拉的政治联姻,对西班牙的扩张和商贸作出巨大贡献,很多犹太人成了国王、贵族、主教的财政管家;又如在天主教占领区的穆斯林被称为穆德哈尔人(mude-jar),他们将伊斯兰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美学元素融合起来,发展出一种穆德哈尔建筑风格。中世纪的托莱多、萨拉曼卡一度成为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神学与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应该说,相对北方国家,中世纪的西班牙文化相对多元而宽容。但是随着天主教光复运动胜利曙光出现,一种文化与信仰纯洁主义的坚硬立场形成了。
上一页 1 |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号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