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闳言高论

对外传播的思想碰撞

时间:2013-1-15 10:41:09  作者:韩业庭  来源:光明日报  查看:178  评论:0
内容摘要: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一直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学界、业界共同思考的命题。近日,“世界文化格局与中国文化机遇”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这一命题,再次展开。

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一直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学界、业界共同思考的命题。近日,“世界文化格局与中国文化机遇”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这一命题,再次展开——

主动走出去、迎进来

“中国文化要想走出去,获得世人的认可,应强势传播,即主动走出去、迎进来。”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曾庆瑞指出。

文化是流淌在一个民族肌体里无处不在的软力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有人都对各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有着天然的认同感。因此,在曾庆瑞看来,让外国人接受、认可乃至喜爱中国文化,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是柔性的,传播文化的方式也应是柔性的。曾庆瑞说,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政治、军事实力也空前提升,有了进行更多的文化传播尝试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意传播的方式方法,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需要充分考虑传播对象的感受。

曾庆瑞说:“我们可以考虑强势传播,通过主动交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创新对外文化传播方式,扩大对外文化传播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是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不可一蹴而就,目前我们应该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从而积土成山,集腋成裘。”这是与会专家的共识。

法籍华裔社会活动家高醇芳认为,中国文化要实现对外有效传播,语言是必须跨越的障碍。当务之急是亟须壮大对外翻译力量。“一次,我在法国看一部国产电影,结果发现电影的法文字幕翻译得一塌糊涂,错误非常多。电影本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可连字幕翻译都不准确,你怎么指望它有效传播中国文化?”高醇芳指出,中国不缺翻译人才,但从事文化翻译的待遇太低,导致很多翻译人才不愿从事这项工作。

与会专家认为,在对外文化传播中,一定要从细节入手,从情感入手,这样对外文化传播才能打动人。

创办于1953年的《人民中国》杂志,在日本发行,承担着我国对日文化传播的任务。该杂志总编辑王众一这样总结60年的办刊经验:以前杂志喜欢讲道理、重逻辑,可读者并不接受,现在并不刻意讲道理,而是讲故事,尤其是普通中国人的故事和生活细节,为此杂志还开辟了专栏,结果日本读者特别喜欢,该杂志在日本形成了固定的读者群。

“每个人、每个单位都是对外文化传播的主体,都应提升对外文化传播的主动性。”吴氏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嘉童说,“可是,我们对外文化传播的意识还不够强,例如,作为中央级的演艺院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中央民族乐团等连英文官方网站都没有,如何让外国人了解你?外国人不了解你,又如何通过你了解中国文化?”

坚守文化身份 呈现中国元素

“对外文化传播,不仅要做‘官方’的工作,还要做‘民间’的工作,有时候民间文化交流比官方交流更重要、更有效果。”法籍华裔作家、中法文化交流大使亚丁说。

作为从事国际文化交流工作的企业老总,吴嘉童对这点感受颇深。他说,我国从事对外文化传播的官方机构很多,做了很多具体工作,但有时却不一定能实现预期效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及时掌握国外老百姓的需求变化。而作为民间文化传播企业,对传播对象的需求具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敏感,可以根据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传播策略。

“为了实现有效传播,中国文化在对外传播中,要尊重接受者的文化习惯和文化心理,同时,中国文化也要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电影》杂志社社长赵葆华如此强调。

赵葆华认为,坚守民族文化身份就是要呈现中国元素。在他看来,中国元素绝对不是一些外国人曾经津津乐道的古代中国那样的男人大辫子、女人小脚,中国元素的本质特征应该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诉求和时代诉求,是中华民族推进中国前行时所焕发出来的民族精神和民族风貌。

(记者 韩业庭)


标签:思想碰撞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