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智圣文库

(二)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时间:2013-1-1 15:45:49  作者:  来源:中华智库园  查看:793  评论:0
内容摘要:1.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

1.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

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96页

我们清醒地知道,在我们的前进道路上,还会有种种障碍,种种困难,我们应当准备对付一切内外敌人的最大限度的抵抗和挣扎。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信任群众,紧紧地和群众一道,并领导他们前进,我们是完全能够超越任何障碍和战胜任何困难的,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260页

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九五五年七月三十一日),

《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423页

必须坚定地信任群众的多数,首先是工农基本群众的多数,这是我们的基本出发点。

《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九五七年七月),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544页

2.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民主共和国的一切任务而奋斗时,共产党员应该作到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会情况,依靠群众的多数,得到群众的拥护。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九三七年五月三日),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63页

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

《抗战十五个月的总结》(一九三八年十月十二日),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381页

要加强群众运动。所谓准备群众即指此。不是降低阶级斗争就能够克服投降,只有正确地开展阶级斗争,以与统一战线相配合,才能克服投降。单有统一而无斗争是非常危险的。群众是我们的最后依靠,也是抗战的最后依靠。

《反投降提纲》(一九三九年六月),《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234页

关于群众工作不好,应通令一切党、政、军、民一齐动手做群众工作,将一齐动手打敌人,一齐动手生产自给,和一齐动手做群众工作三者结合起来。总之,一切依靠最广大群众力量去解决问题,放手将解决问题的责任交给各分区,交给广大群众。

《自己动手,克服困难》(一九四五年四月九日),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80—281页

要使全国人民有这样的信心: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不是反动派的。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个老头子名叫智叟的看了发笑,说是你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你们父子数人要挖掉这样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愚公移山》(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一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102页

过去我们什么也没有,现在都有了,不都是依靠群众才有的吗?我们从去年十一月就从劣势转为优势,这个转变不也是依靠群众的力量吗?依靠群众,就是说你当司令或是当班长必须要有一个队伍,这个队伍就是群众,没有队伍,你怎么当司令,怎么当班长呢?

《依靠群众办好铁路建设事业》(一九四九年七月九日),

《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306—307页

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工人阶级给的,是贫下中农给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我们代表了无产阶级,代表了人民群众,打倒了人民的敌人,人民就拥护我们。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

《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一九六八年),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第581页

3.放手发动群众,把群众组织起来

单是干部不能战胜敌人,没有干部也不能打败敌人。要干部去发动组织广大的人民,把成千成万的人民变为有组织的队伍;没有组织便没有力量,要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没有这广大的有组织的队伍是不可能的。

《在抗大应当学习什么?》(一九三八年四月九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117页

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要胜利,就要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然而一切这些,离不开动员老百姓。要胜利又忽视政治动员,叫做“南其辕而北其辙”,结果必然取消了胜利。

《论持久战》(一九三八年五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480—481页

什么是政治动员呢?首先是把战争的政治目的告诉军队和人民。必须使每个士兵每个人民都明白为什么要打仗,打仗和他们有什么关系。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必须把这个目的告诉一切军民人等,方能造成抗日的热潮,使几万万人齐心一致,贡献一切给战争。其次,单单说明目的还不够,还要说明达到此目的的步骤和政策,就是说,要有一个政治纲领。现在已经有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又有了一个《抗战建国纲领》,应把它们普及于军队和人民,并动员所有的军队和人民实行起来。没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政治纲领,是不能动员全军全民抗日到底的。

《论持久战》(一九三八年五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481页

只有坚决地广泛地发动全体的民众,方能在战争的一切需要上给以无穷无尽的供给。

《论持久战》(一九三八年五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492页

如果要把几十年来的革命做一个总结,那就是全国人民没有充分地动员起来,并且反动派总是反对和摧残这种动员。而要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只有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才有可能。

《青年运动的方向》(一九三九年五月四日),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64—565页

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还有什么与此相反的方针没有呢?有的。那就是缺乏群众观点,不依靠群众,不组织群众,不注意把农村、部队、机关、学校、工厂的广大群众组织起来,而只注意组织财政机关、供给机关、贸易机关的一小部分人;不把经济工作看作是一个广大的运动,一个广大的战线,而只看作是一个用以补救财政不足的临时手段。这就是另外一种方针,这就是错误的方针。

《组织起来》(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930页

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学会组织群众的劳动。知识分子出身的党员,也必须学会;只要有决心,半年一年工夫就可以学好的。他们可以帮助群众组织生产"帮助群众总结经验。

《组织起来》(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932页

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之目的,我们的原则是放手动员群众。抗战以来我们一贯的路线是如此,而另一条路线则是束缚群众。蒋介石就是束缚群众,他在柳州会议上讲所谓精神征服。我们对同志与人民是诚诚恳恳,无所谓精神征服,对敌人则是武力征服。

《对<论联合政府>的说明》(一九四五年三月三十一日),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72页

人民靠我们去组织。中国的反动分子,靠我们组织起人民去把他打倒。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131页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这是党的七次代表大会的方针,我们要为这个方针奋斗。中国的事情,要靠共产党办,靠人民办。我们有决心、有办法实现和平,实现民主。只要我们同全体人民更好地团结起来了,中国的事情就好办了。

《关于重庆谈判》(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七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162页

全党必须下最大决心,努力准备一切条件,粉碎蒋军进攻,以战争的胜利去取得和平。一切游移不定及侥幸取得和平的想法,都应扫除干净。在这个一心一意准备以长期艰苦斗争去取得和平的总方针下,我们的方法,就是从战争、从群众工作、从解决土地问题改善人民生活,从其他一切努力,去增加革命力量,减少反动力量,使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于我有利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充分发动群众,使我党与人民密切结合起来。只要广大人民的力量增加到我们方面,就会使敌我力量发生有利于我的变化,建立巩固根据地,使敌人无法战胜我们。

《对东北局关于东北形势及任务决议的修改意见》

(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一日),

《毛泽东文集》第4卷第151—152页

4.让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菩萨是农民立起来的,到了一定时期农民会用他们自己的双手丢开这些菩萨,无须旁人过早地代庖丢菩萨。共产党对于这些东西的宣传政策应当是:“引而不发,跃如也。”菩萨要农民自己去丢,烈女祠、节孝坊要农民自己去摧毁,别人代庖是不对的。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九二七年三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33页

减租是农民的群众斗争,党的指示和政府的法令是领导和帮助这个群众斗争,而不是给群众以恩赐。凡不发动群众积极性的恩赐减租,是不正确的,其结果是不巩固的。

《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一九四三年十月一日),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910页

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有许多时候,群众在客观上虽然有了某种改革的需要,但在他们的主观上还没有这种觉悟,群众还没有决心,还不愿实行改革,我们就要耐心地等待;直到经过我们的工作,群众的多数有了觉悟,有了决心,自愿实行改革,才去实行这种改革,否则就会脱离群众。凡是需要群众参加的工作,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和自愿,就会流于徒有形式而失败。“欲速则不达”,这不是说不要速,而是说不要犯盲动主义,盲动主义是必然要失败的。

《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一九四四年十月三十日),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12—1013页

这里是两条原则:一条是群众的实际上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幻想出来的需要;一条是群众的自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由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

《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一九四四年十月三十日),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13页

自由是人民争来的,不是什么人恩赐的。中国解放区的人民已经争得了自由,其他地方的人民也可能和应该争得这种自由。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70页

我们宣传大会的路线,就是要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起一个信心,即革命一定要胜利。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但这还不够,还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

《愚公移山》(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一日),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101—1102页

人民的觉悟不是容易的,要去掉人民脑子中的错误思想,需要我们做很多切切实实的工作。对于中国人民脑子中的落后的东西,我们要去扫除,就像用扫帚打扫房子一样。从来没有不经过打扫而自动去掉的灰尘。我们要在人民群众中间,广泛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使人民认识到中国的真实情况和动向,对于自己的力量具备信心。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131页

老区是经过多少年、多少月方才把土地分好。其所以如此,是因为群众必须在自己亲身经验中,才能教育自己,提高觉悟,认清敌人,取得胜利。

《新解放区土改斗争策略》(一九四八年一月二十二日),

《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37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一九四八年四月二日),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318页

在我们一些地方的领导机关中,有的人认为,党的政策只要领导人知道就行,不需要让群众知道。这是我们的有些工作不能做好的基本原因之一。我党二十几年来,天天做群众工作,近十几年来,天天讲群众路线。我们历来主张革命要依靠人民群众,大家动手,反对只依靠少数人发号施令。但是在有些同志的工作中间,群众路线仍然不能贯彻,他们还是只靠少数人冷冷清清地做工作。其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做一件事情,总不愿意向被领导的人讲清楚,不懂得发挥被领导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他们主观上也要大家动手动脚去做,但是不让大家知道要做的是怎么一回事,应当怎样做法,这样,大家怎么能动起来,事情怎么能够办好?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上当然要从思想上进行群众路线的教育,同时也要教给同志们许多具体办法。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一九四八年四月二日),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318—1319页

我们要教育人民认识真理,要动员人民起来为解放自己而斗争,……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一九四八年四月二日),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322页

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只要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又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任何人间的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二月),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第490页

5.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保护群众的积极性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7诸葛亮8,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

《组织起来》(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933页

只要是真正的群众运动,当我们纠正“左”的错误,即纠正干部及群众对于中农、富农及中小地主的过火行动时,应当用极大的善意与热忱去说服他们,使他们在自觉与高兴的基础之上纠正他们的错误,想出补救的办法,绝对不可泼冷水,绝对不可使他们感觉受了挫折。

《纠正群众工作中错误的几个问题》(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一日),

《毛泽东文集》第4卷第104页

党和群众的关系的问题,应当是:凡属人民群众的正确的意见,党必须依据情况,领导群众,加以实现;而对于人民群众中发生的不正确的意见,则必须教育群众,加以改正。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四八年四月一日),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310页

社会主义不仅从旧社会解放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也解放了旧社会所无法利用的广大的自然界。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选》(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二月),

《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457页

在检查工作的时候,我们对广大干部和积极分子不要泼冷水,而要帮助他们。向广大干部和积极分子泼冷水是不对的。但是发现了错误,一定要改正。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18—219页

列宁这句话,“社会主义是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是人民群众本身的创造”,讲得好。我们的群众路线,就是这样的。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一九五九年十二月——

一九六○年二月),《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129页


 

中华智库园(www.zhzky.com)上传


标签: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 第一编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