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智圣文库

(四)社会基本矛盾

时间:2012-12-30 15:22:28  作者:  来源:中华智库园  查看:338  评论:0
内容摘要: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为着要生活,就要生产生活资料,例如粮食、衣服、房屋、燃料、器具等。人们为着要生产生活资料,就要有生产资料,例如土地、原料、牲畜、工具、工场等。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就是社会的生产力。人们为着要进行生产,就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彼此发生一定的相互关系,否则就无法进行生产。因为人们的生产从来就是社会的生产,不能孤立地进行生产。这种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就是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对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为着通俗起见,所有关系在本文件中称为占有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财产的所有权关系。

《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阶级关系和人民民主革命》(一九四八年二月十五日),《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55页

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发展了,总是要革命的。生产力有两项,一项是人,一项是工具。工具是人创造的。工具要革命,它会通过人来讲话,通过劳动者来讲话,破坏旧的生产关系,破坏旧的社会关系。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在往后亿万年中,生产力性质不会不发生变化的,为了一定要适合它,生产关系也得改变,而且将有无数的改变。

《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批注》(一九五八年),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663页

当然,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拿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来说,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简单的协作就创造了一种生产力。手工工场就是这样一种简单协作,在这种协作的基础上,就产生了资本主义发展第一阶段的生产关系。手工工场是非机器生产的资本主义。这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了一种改进技术的需要,为采用机器开辟了道路。在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十七世纪)以后,才进行工业革命(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法国、德国、美国、日本,都是经过不同的形式,改变了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之后,资本主义工业才大大发展起来。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一九五九年十二月——

一九六○年二月),《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132页

一切革命的历史都证明,并不是先有充分发展的新生产力,然后才改造落后的生产关系,而是要首先造成舆论,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才有可能消灭旧的生产关系。消灭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新的生产关系,这样就为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一九五九年十二月——

一九六○年二月),《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132页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为经济基础服务,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社会的生产力和社会的生产关系相结合,就是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的生产方式是一切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精神生活的基础。

《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阶级关系和人民民主革命》

(一九四八年二月十五日),《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55页

在阶级社会中,一切生产关系,都是被阶级的国家权力所保护的。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被什么样的阶级的国家权力所保护,而所谓国家权力,首先就是军队的武力。人们如果要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人们就或早或迟地要推翻旧的国家权力,建立新的国家权力。

《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阶级关系和人民民主革命》(一九四八年二月十五日),《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61—62页

法律是上层建筑。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自己制定的。它是维护革命秩序,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生产力的。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一月二十七日),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97页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民主属于上层建筑,属于政治这个范畴。这就是说,归根结蒂,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09页

上层建筑是为基础服务的,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即思想)是为经济服务的。

《在南宁会议上的结论提纲》(一九五八年一月二十一日),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26页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政府各部门所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八年来积累起来的规章制度许多还是适用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积极性和发展生产力的障碍,必须加以修改,或者废除。……应该作出这样一个总的规定,即是在多快好省地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提下,在群众觉悟提高的基础上,允许并且鼓励群众的那些打破限制生产力发展的规章制度的创举。

《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一九五八年一月),《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53页

现在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里,斗争通常是不流血的,但是当事物要发生质变时,就要流血了。经过长期的量变就要发展到质变。要是没有这种质变,旧的上层建筑是不会改变的。上层建筑主要指政权和军队、警察、法院等国家机器,也包括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上层建筑是保护经济基础的。所以首先要用暴力把国家机器这些主要的上层建筑夺取过来,加以粉碎。至于意识形态方面的上层建筑,不能用武力解决,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改造。

《同澳共总书记夏基的谈话》(一九五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97页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是用来保护经济基础的,当经济基础失掉保护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改变生产关系,即旧的所有制等。 当然这也要经过斗争,但不一定要经过战争。

《同澳共总书记夏基的谈话》(一九五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97页

这本教科书,只讲物质前提,很少涉及上层建筑,即:阶级的国家,阶级的哲学,阶级的科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生产关系,但是,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难得分家。不涉及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问题不容易说得清楚。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一九五九年十二月——

一九六○年二月),《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138—139页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从生产社会性与占有私人性间的矛盾看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这是根本矛盾。由这根本矛盾发生其他一切矛盾,由这根本矛盾规定资本主义的发展。

《读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李达、雷仲坚译<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

一书的批注》(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一九三七年四月),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第67页

马克思把这一法则应用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研究的时候,他看出这一社会的基本矛盾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制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表现于在各别企业中的生产的有组织性和在全社会中的生产的无组织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阶级表现则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318页

有人觉得有些矛盾并不是这样。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是主要的;理论和实践的矛盾,实践是主要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是主要的:它们的地位并不互相转化。这是机械唯物论的见解,不是辩证唯物论的见解。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当着如同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的时候,革命理论的创立和提倡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当着某一件事情(任何事情都是一样)要做,但是还没有方针、方法、计划或政策的时候,确定方针、方法、计划或政策,也就是主要的决定的东西。当着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我们这样说,是否违反了唯物论呢?没有。因为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是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但是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不是违反唯物论,正是避免了机械唯物论,坚持了辩证唯物论。

《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325—326页

将来全世界的帝国主义都打倒了,阶级消灭了,你们讲,那个时候还有没有革命?我看还是要革命的。社会制度还要改革,还会用“革命”这个词。当然,那时革命的性质不同于阶级斗争时代的革命。那个时候还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生产关系搞得不对头,就要把它推翻。上层建筑(其中包括思想、舆论)要是保护人民不喜欢的那种生产关系,人民就要改革它。上层建筑也是一种社会关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所谓经济基础,就是生产关系,主要是所有制。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14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和不平衡是绝对的。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或者说它们之间达到平衡,总是相对的。平衡和不平衡这个矛盾的两个侧面,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如果只有平衡,没有不平衡,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就不能发展了,就固定了。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一九五九年十二月——

一九六○年二月),《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131页

不能说这本书完全没有马克思主义,因为书中有许多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也不能说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因为书中有许多观点是离开马克思主义的。特别是写法不好,不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出发,来研究问题,不从历史的叙述和分析开始自然得出结论,而是从规律出发,进行演绎。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一九五九年十二月——

一九六○年二月),《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138页


 

中华智库园(www.zhzky.com)上传


标签: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 第一编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