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闳言高论

当代国人道德营养平衡之术

时间:2012-8-9 11:16:35  作者:肖群忠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查看:138  评论:0
内容摘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道德文化时,一定要注意弘扬中华优良道德传统,缺什么营养补什么营养,才会实现当代人道德营养的平衡。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道德文化时,一定要注意弘扬中华优良道德传统,缺什么营养补什么营养,才会实现当代人道德营养的平衡。

如何建设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这不仅关系到中国社会的文明状态、国际形象、社会和谐稳定,更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政府要承担道德建设的主要责任,而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因此,我们一方面有权利要求当政者肩负起自己对道德进步的责任,但“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创造人类的生活,全靠我们自己”。那么,如何建设幸福生活所需要的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呢?

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冲击、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冲击,不可否认,近三十多年来,对人们的实际生活发生影响的价值与道德观念是来自于西方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才是某些人实实在在奉行的主导价值观。很多道德的乱象实际上都是这种观念所引发的。金钱至上、追求享乐之风把中国传统社会流传了几千年的“礼义廉耻”等道德价值观扫地出门。

解决人类和中国在21世纪面临的问题,要向传统道德寻求智慧

西方价值观不可能给我们带来生活的幸福,那么,我们只能到祖先所留下的历史遗产中去汲取生活的道德智慧。这似乎与国际上的某些有识之士的想法是一致的,即要解决人类和中国在21世纪面临的问题,就要到2000多年前的孔夫子那里寻求智慧。

中国传统道德之所以延续两千多年,是因为其生命力在于它与民众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是做好人、做好事、建立有情有义的人伦关系、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过美好幸福生活的内在需要。民众生活道德与官方的教化道德有高度的一致性,比如,封建统治者要培养忠臣,但忠臣必求于孝子之门,家国同构,忠孝一体。儒家道德不仅是官方的统治思想,更是深入民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一历史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当今的领导人深思。一种道德如果脱离了民众的生活,恐怕就难以发挥其作用了。

缺什么营养补什么营养,才会实现当代人道德营养的平衡

近来,我们可喜地看到,政府已经非常重视道德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道德问题。媒体上不再充斥着稀奇古怪的事,而是加强了正面道德事迹和楷模的宣传。这些平凡人的善行义举,再次证明了道德是人民群众内心的呼唤和要求,是保证人民群众安全生活、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传统道德是我们现代中国人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条件,在中华民族文化出现复兴曙光的形势下,我们作为龙的传人和炎黄子孙,就应该以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去理直气壮地大力弘扬我们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瑰宝——传统道德,不断强化对传统道德的教育,提升中华民族道德素质。中华传统伦理在五四运动时期,被作为“打倒孔家店”的核心内容加以否认。在新中国成立后又长期因意识形态原因而被否定,因此,一代甚至几代人已经缺乏传统美德的教育与修养。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道德文化时,一定要注意弘扬中华优良道德传统,缺什么营养补什么营养,才会实现当代人道德营养的平衡,提高国人的道德素质。坚持以传统圣贤君子伦理的美德崇高性引导人们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坚持义以为上的价值观甚至是“为义务而义务”的道德崇高性,坚持与人为善、以他人为重,以仁孝之心来善待我们的亲人并将之扩充到全社会,让世界充满爱,虽是不能完全实现的理想,但应心向往之并不断追求。在中国从传统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我们绝不能丢弃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用传统道德提升现代公民道德素质,并指导民众日常行为实践,使人们获得人生的意义感和道德感,使当代公民实现经济人、社会人与道德人的统一。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导)


标签:道德 营养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