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智圣故事

李筌故事之一:出世行为入世说议论高超透天机

时间:2012-3-29 10:01:58  作者:  来源:  查看:426  评论:0
内容摘要:李筌是一位道教学者,在唐代道士中有其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黄帝阴符经疏》和《太白阴经》就是具体表现他的哲学思想两部作。

李筌是一位道教学者,在唐代道士中有其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黄帝阴符经疏》和《太白阴经》就是具体表现他的哲学思想两部作。

首先“虚静至神”的天道观。李筌主张“不神而能至神”,寂然虚静的至道,是产生阴阳日月,三才万物的总根源。他说“天圆地方,本乎阴阳,为至神矣。神者,妙而不测也。《易》曰‘阴阳不测为之神。’人但见万物从阴阳日月而生,谓之曰神,殊不知阴阳日月从不神而生焉。不神者何也,至神也。言至道虚静,寂然而不神,此不神之中,能生日月阴阳,三才万物,种种滋荣而获安畅,皆从至道虚静中来,此乃不神之中而有神矣。”

其次,顺从自然的“盗机观”。李筌认为天地间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气,人们顺五行之气则生,逆五行之气则死。人们必须主动地谨慎地去“盗窃”天机(五行生克制化的道理),即谓“盗机”,从而免祸得福,合天机不失,永远处于昌盛之境。他说:“人但能明化此五行制伏之道,审阴阳兴废之源,则而行之,则为福德之昌盛也。人用心观执五气而行,睹逆顺而不差,合天机而不失,则宇宙在乎掌中,万物生乎身上,如此则吉无不利,与道出同游,岂不为昌乎?

第三,天人相分,人定胜天观。李筌不同意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观,而主张天人相分,人定胜天说。他强调人应该发挥主观意志,去认识天机,把握时机,运用人的权谋去窃盗天机而造福于人本身,在天人关系中人居主导地位。他说:“任贤使能,不时日而事利;明法审令,不卜筮而事吉;贵功赏劳,不禳祀而得福。无厚德而占日月之数,不识敌之强弱而幸于天时,无智无虑而候于风云,小勇小力而望于天福,怯不能击而恃龟筮,士卒不勇而恃鬼神,设计不巧而任向背。凡天道鬼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索之不得,指虚无之状不可以决胜负,不可以制生死,故明将弗法而众将不能己也。夫如是,则天道于兵,有何阴阳哉?”这己明白地说战争胜负取决于人谋,而非天道鬼神。

第四,否认地理环境决定人的勇怯观。李筌列举了长期以来人们认人的勇与怯是由“地势所生,人气所受”不可改变的说法,“秦人劲,晋人刚,吴人怯场,蜀人懦,楚人轻,齐人多诈,越人浇薄,海岱之人壮,崆峒之人武,燕、赵之人锐,凉陇之人勇,韩魏之人厚。”他都一一作了批驳。他说:“申屠之子败于峣关,杜洪之将北于巇水,则秦人何得而称劲?吴王夫差兵于天下,败齐于艾陵,长晋于黄池,则吴人何得而称怯?蜀人懦,诸葛孔明撮巴蜀之众,窥兵中原,身为僵尸而威加魏将,则蜀人何得而称懦?楚人轻,项羽破秦,虏王离,杀苏角,威加海内,诸侯俯伏莫敢窥视,则楚人何得称轻?齐人多诈,田横感受五百死士,东奔海岛,及横死同日而伏剑,则齐人何得而称诈?越人浇薄,越王勾践以残亡之国,恤孤老之众,九年灭吴,以弱攻强,以小取大,则越人何得而称浇薄?燕赵之人锐,蚩尤败于涿鹿,燕丹死于易水,王涿缚于蓟门,公孙戮于上谷,则燕赵之人何得而称锐?所以勇怯在乎法,成败在于智,怯人使之以刑则勇,勇人使之以赏则死。能够移人之性,变人之心者,在刑赏之间,勇之与怯,于人何有哉?”

他明白地说明了人的勇怯不是地理环境决定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人的勇怯可以转化,想象的结果可以移转。


标签:李筌故事 出世行为入世说议论高超透天机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