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兰瑞1920年9月出生于贵州贵阳一个小康之家,但她心中却从小就种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到她的老家贵阳,她就跟随姐姐上街游行,宣传抵制日货,大同学高呼“誓死不当亡国奴”的镜头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中,对她的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冯兰瑞的中学时代是短暂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她上学只上到高中一年级。在不安定的年代里,年幼的冯兰瑞也是不安分的,虽然她只是一个女儿身,可从小心灵里就充满叛逆和向上的精神,16岁之前,她就为正义毫不顾身。因为反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参加挽留校长的学潮、反抗“洋教士”等各种活动,使得她竟先后被开除或停止学籍三次。但她酷爱读书,她不放过一切机会去读书、读报,去向长辈那里学习请教。对旧式学校教育的失望,使她决心上社会大学,投身抗日救亡的激流中。她参加进步团体“星光读书会”、“自强读书会”,并于1938年初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以后的学习、革命中逐步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
1940年4月,冯兰瑞到达延安,中央组织部分配她到中共中央青委参加编写青年运动史的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完成了约十万字的青运史十年内战这一段任务的同时,她还写了一本《徐特立传》。1945年,冯兰瑞被分配到在张家口由邓拓任社长的《晋察冀日报》工作,这是她第一次正式从事新闻工作,在这里她决心从头学起,先做通联工作,再学做一个好的编辑、记者。1946年,她便担任了新华社广播部编辑,并在这年秋天和李昌结婚。一年后,他们有了女儿,在艰苦的条件下,冯兰瑞随丈夫进入北京,李昌任团市委书记,她则在团市委宣传部帮助工作;5月,冯兰瑞随丈夫来到上海市总工会(以后是团市委)工作。在上海这段日子,除完成日常宣传工作外,冯兰瑞还领导创办了《青年报》(《青年报》是共青团上海市工委的机关报,冯兰瑞担任了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青年文工团、青年文化服务社,同上海《劳动报》一起接管了原《时事新报》的印刷厂。1950年7月,冯兰瑞的第二个孩子出生。1951年10月,李昌回北京任团中央书记,冯兰瑞到北京后分配在《中国青年报》任编委兼文教学生部主编,并分管学习修养部和团的生活部。她在这里,既当编辑又当记者,也写一些文章。为提高理论和业务水平,她每天晚饭后都到办公室来读书刊杂志,有时还处理一些稿件直到深夜,从不言累。
1953年,李昌调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校长,他们决定全家都到哈尔滨,冯兰瑞担任了《哈尔滨日报》的总编辑,她主要负责编辑工作,每天晚上等新华社的消息要到凌晨二三点钟,她常常要住在报社。《哈尔滨日报》是市委机关报,不像青年团的报纸。它的报道内容远远超出冯兰瑞过去熟悉的经济工作。她感到自己的知识不够,萌发了重新学习的念头,也是这个念头,为她以后走上经济学领域开辟了道路。
195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提出要冯兰瑞到学校任教,经哈尔滨市委同意,她被调到哈工大马列主义教研室。根据教务处排列的课程,冯兰瑞可以准备一年,她抓住这个时机,到北京考上了中央党校,并从半年的政治经济学短训班转到理论部读政治经济学专业。当时,对学习理论的渴望促使她下了很大的决心,将只有一岁多的小女儿托给母亲。
冯兰瑞在党校学习的两年中,系统掌握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这时候才算是读懂了《资本论》。学习期间,她经常是积极的发言者,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常常同同学们争得面红耳赤。她学习勤奋踏实,脑子灵活,理解能力强,学习成绩是班上的佼佼者,每门功课都是满分。两年后,她从中央党校毕业回到哈尔滨。1956年秋,在冯兰瑞的生活中展开了新的一页:她开始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工作。从1956年到1964底调到北京前,这八年多的时间,她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在黑龙江省从事经济学专业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实地考察研究黑龙江的经济问题以及筹建黑龙江省经济研究所(冯兰瑞于1960年初调该研究所任副所长并实际主持全所工作),并主持编写了《政治经济学讲义(社会主义部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两本经济学教材和担任黑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等,在诸多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
1956年初,冯兰瑞随爱人李昌工作调动,由祖国边陲黑龙江来到首都北京,任国家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并撰写了《关于对外宣传我国宗教问题的意见》、《列宁论宗教》等许多很有价值的内部材料。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她去河南干校劳动,不顾路途遥远,身处逆境,仍坚决顶住了种种压力和磨难,书籍始终随身携带,坚持不断学习。冯兰瑞始终坚信黑暗终会过去,1974年,还没恢复工作的她参加了于光远主编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编辑工作。1975年7月,冯兰瑞被分配到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工作,在人们正常工作学习的权利被剥夺的时候,冯兰瑞仍然抓住一切时机,较系统地读了马列原著,为以后重新进行经济研究和学术活动进一步增 强了理论基础。
“四人帮”被粉碎后,冯兰瑞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凭着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良好的理论素养,她系统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在我国经济学界于1977—1988年连续召开的四次按劳分配理论讨论会上,她都积极组织并作了重点发言。她撰写了《驳姚文元按劳分配产生资产阶级的谬论》(合作,此文获1984年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论按劳分配中的平等和不平等——驳“四人帮”在这个问题上的谬论》、《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和“四人帮”在平等问题上诋毁按劳分配的谬论》等系列文章登载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社会科学战线》等报刊上。1977年冬到1978年春,冯兰瑞在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工作期间,参加了由林涧青挂帅的《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1978年2月以笔名严实之发表于《人民日报》)、《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1978年5月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于各大报、电台)两文的撰写工作,在全国产生了极大影响。此外,她还最早提出并论证了“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但不是惟一原则”、“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在个人消费品领域的具体表现”等很有影响的观点,成为中国经济学分配理论的专家。
1978年以后,我国城镇待业问题逐渐暴露,为了研究体制改革和劳动就业问题,冯兰瑞又去四川、安徽、浙江三省进行经济调查,以后又到全国各地进行调查研究,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冯兰瑞完成了很多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文章,她系统阐述了在劳动就业问题上的观点,是国内最早研究我国劳动就业理论并卓有成就的经济学家。1980年,冯兰瑞发表《劳动就业问题六议》等研究我国劳动就业的文章,指出我国现阶段不可能消灭失业,提出许多有关劳动就业实际工作的很好建议,突破了社会主义没有就业问题的旧框框;1982年2月26日,她又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要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就业理论》的文章,进一步论述了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就业理论的必要性。冯兰瑞连续发表的关于中国劳动就业问题的文章,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重视,许多国外经济学家纷纷来信、来访,向她请教并与她共同探讨关于中国劳动就业问题,冯兰瑞应邀于1983年和1985年分别前往德国和法国进行了学术访问和考察。1988年,冯兰瑞率先提出以劳动力的市场配置取代行政配置和劳动力的商品性问题,明确了劳动力的商品性质是又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起了重要作用。1996年,她又写成《中国第三次失业高峰的情况及其对策》一文,发表于《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仅冯兰瑞本人知道的就至少被30家报刊转载、引用或摘登,获《新华文摘》1997年“我印象最深的文章”一等奖。直到今天还常被一些报刊、书籍引用。
冯兰瑞对于我国学术界(特别是社会科学界)缺乏民主和自由研究的气氛深有体会,1980年3月从中央办公厅研究室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任副所长兼党委书记后,她便开始大力为争取学术自由、贯彻“双百”方针而呐喊奔波。1986年5月,她又写了《学术繁荣离不开自由和民主的文章》。她说:“自由是就学术活动而言,民主是就学术领导而言,学术活动需要自由,学术领导需要民主。没有学术民主,就没有学术自由,也就没有百家争鸣。”
(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号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