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观察预测

全球就业变化的特点与启示

时间:2012-6-16 8:30:35  作者:马志刚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查看:203  评论:0
内容摘要:阅读提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就业形势总体欠佳。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都纷纷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就业水平。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的形势必将给我国扩大就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我国就业的好形势,走出一...

阅读提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就业形势总体欠佳。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都纷纷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就业水平。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的形势必将给我国扩大就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我国就业的好形势,走出一条经济增速放缓下就业增长的新路子,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都纷纷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就业水平。在当前全球经济继续低迷和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如何借鉴各国的经验、教训,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程伟力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   

记者: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下,全球就业形势总体欠佳。但由于采取了不同的经济政策,各国就业市场出现巨大差异。从发达国家情况来看,美国在再工业化政策的影响下失业率持续下降,欧元区失业率则创新高,但德国就业市场一枝独秀。如何评价这些经济政策及其引发的就业变化。   

程伟力:不同经济政策导致发达国家就业变化迥异。从美国来看,“再工业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就业。2011年9月份以来,美国失业率出现持续下降趋势,9月失业率为9%,今年1月则快速下降到8.3%。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金融危机后美国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发展,再工业化步伐虽然缓慢但已开始。从工业生产数据来看,2011年每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长均在3.4%之上,这是2001年至2009年从未出现过的现象;从制造业新增订单来看,同比增长都在10%以上,这也远远超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尽管失业率下降有寻找工作者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因素,但实体经济部门就业数量的持续增加是不争的事实。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显示,过去两年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增加了40万,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制造业部门首次出现持续性就业增长。   

从欧元区来看,受经济政策不同影响,欧元区内部就业状况出现两极分化,一方面整体就业状况很不乐观,另一方面德国失业率出现历史新低。据欧盟统计局数据,2011年12月欧元区失业率升至10.4%,创1999年1月欧元区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欧元区失业率大幅上升很大程度上受到希腊和西班牙等国的政策影响,陷入困境的欧元区国家进行了大规模公共部门裁员和财政开支削减。欧元区就业前景仍不乐观,大多数企业继续推迟投资计划,盈利的企业冻结招聘活动,亏损的企业则视裁员为扭转局面的惟一有效途径,预计2012年欧元区失业率仍将继续上升。   

但是,2011年德国失业率继续下降,年底下降到5.5%,创两德统一后最低历史纪录。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上世纪德国产业国际转移程度远远低于美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背景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先进技术设备不断上升的需求拉动了德国出口;另一方面,德国用工制度相对欧洲国家而言比较灵活,早在上世纪90年代,德国就修改有关法律,使临时工合法化,中小企业因此受益。据德国复兴开发银行的研究,2005年至2010年,德国新增180万就业岗位,都由中小企业提供,中小企业发展有力推动了德国就业和经济增长。数据显示,2011年德国临时工人数创历史新高。另外,德国降低高福利、促进就业的长期结构性改革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作用。   

积极的就业政策使日本长期处于低失业率状态。日本一直是低失业率的国家,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失业率最高水平也只有5.5%。除了传统的刺激就业的政策之外,日本还实施了地区性就业政策,根据经济、人口和就业市场的发展状况分为5类地区,对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的就业政策。在积极就业政策的影响下,尽管遭受地震影响,2011年日本失业率仍然保持较低水平,2011年年底约为4.2%。   

(二)   

记者:世界经济低迷给一些发展中经济体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但与发达经济体不太一样,发展中经济体就业市场具有明显的逆周期特征,这在巴西等国表现得尤为明显。主要原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程伟力:是的。巴西等国就业市场的逆周期特征非常明显。2011年下半年以来,巴西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甚至出现停滞现象,但失业率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今年1月失业率为5.5%,低于去年1月的6.1%。2010年巴西失业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以理解为经济增长推动,但2011年巴西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就业逆势上扬的主要原因在于就业政策。最近几年来,巴西以加速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为目标制定经济和社会政策,其中一项重要的政策是“第一次就业计划”,该计划为16至24岁、第一次就业的低学历青年人准备,目前的成绩说明政策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然,这也有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一系列就业刺激政策的影响。   

印度的劳动力供求状况也值得关注。作为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印度工资出现持续普遍上涨现象,2007年工资增速高达15.5%,2009年和2010年工资涨幅分别为6.6%和11.7%,2011年为13%。调查显示,印度今年的工资将上涨12%。印度工资普遍上涨的原因之一在于熟练工人短缺,结构性工资上涨导致全社会劳动力成本普遍上升。针对这一问题,印度计划通过加强职业技术培训解决,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改善居民收入。   

俄罗斯的经验也值得研究。早在1995年,俄罗斯就实行了促进青年就业计划,1996年又出台了《俄罗斯联邦居民就业法》。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俄罗斯政府依据有关法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就业形势,在经济增速放缓时降低了失业率。另外,俄罗斯对外国人就业采取了限制性措施,以莫斯科为例,2008年劳务配额为56.1万,占莫斯科就业人口8.5%,2011年已减少至19.98万人,占就业人口3.2%。   

(三)   

记者:去年以来,我国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今年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32万人。这是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当前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的形势必将给我国扩大就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我国就业的好形势,走出一条经济增速放缓下就业增长的新路子?   

程伟力:国际经验对我国扩大就业有着很多启示。2011年在经济增速回落的情况下,巴西失业率却创历史新低,德国同样出现这一现象,日本则始终保持较低失业率,这说明增加就业不一定依赖于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年均10%以上的经济增速未来难以为继,应借鉴国际经验,探索经济增速下降情况下的就业增长模式。另外,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差异较大,我国应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寻提高就业水平的有效途径,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区域就业政策。   

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对增加就业具有积极意义。有关调查显示,美国部分传统产业已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同发展中国家相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成本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传统产业容易回流西方国家或其他发展中国家,从而减少我国就业岗位。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力度,提高普通工人的技术水平,增强国际就业竞争能力,实现扩大就业和实现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采取灵活政策,发挥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功能。国际经验表明,僵化的用工制度短期内可以保护劳工利益,但长期看则有严重的副作用,灵活的就业政策对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之一,但具有生存周期短、盈利能力低等特点,建议我国对小微企业采取更具弹性的就业政策。   

细化就业统计,夯实宏观调控的数据基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就业增长,但我国就业统计过于粗糙,不能反映经济政策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低迷时期保就业的政策也就变成了保增长,但某些政策会导致无就业增长。为了有效监测经济政策实施效果,需要完善就业统计数据,尽快将农民工纳入就业统计体系,并细化统计指标,建立起同经济增长、物价和国际收支一样细致的统计指标体系。与此同时,宏观调控需要更加关注就业。   

关注青年发展,采取积极的政策促进青年就业。欧盟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欧盟就业与社会状况报告》显示,欧盟27国2011年第四季度的平均失业率创历史新高,其中青年群体失业情况最为严重。该报告以2011年11月为例指出,欧盟青年当月失业人口共计560万,青年平均失业率达到22.3%,比2008年春上升了约7%。而西班牙新近发布的统计数据也表明,该国去年第四季度失业人数为527万人,失业率高达22.85%,其中年轻人失业率超过40%。我国目前没有青年失业率统计数据,建议统计部门增加这一指标,同时建议有关决策部门尽快出台促进青年就业的政策。   

与此同时,还要顺应历史潮流,促进海外就业。尽管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趋势不可逆转,海外就业规模也将持续扩大,相关部门应加强引导和培训,做好有关服务工作。在海外就业方面,印度经验可资借鉴。印度大规模的跨国劳务流动已延续30多年,目前人口总数达到1000万左右,对外满足了他国经济发展需求,对内有效化解了就业压力,提高了劳工素质,并为本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外汇收入。同时,印度政府部门及时调查掌握国际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信息,在更高层面上消除劳动力跨国流动的障碍,积极拓展劳动力跨境就业的渠道。


标签:全球 就业 变化 特点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