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产业战略

市场经济为何会出现“道德崩溃”

时间:2012-3-24 21:55:02  作者:  来源:经济学家周报官网  查看:276  评论:0
内容摘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乔新生】    发生在英国主要城市街头的大规模骚乱,曾经让一些国际观察家们晕头转向,他们一忽儿把这些犯罪行为归咎于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一忽儿把街头骚乱看做是种族歧视的结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乔新生】

    发生在英国主要城市街头的大规模骚乱,曾经让一些国际观察家们晕头转向,他们一忽儿把这些犯罪行为归咎于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一忽儿把街头骚乱看做是种族歧视的结果。这种大而无当的分析判断,不能说完全错误,但却无法解释,为什么那些中产阶级家庭子女走上街头,参与到打砸抢烧的犯罪活动之中;也无法解释那些平时温文尔雅,甚至被称为青年楷模的奥运会志愿者,为什么会肆无忌惮地从事暴力活动?英国首相卡梅伦一语中的,“我国的某些地区出现了缓慢的道德崩溃”!
  这就令人感到奇怪,不是说市场经济自然会解决人们的道德问题吗?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国一些经济学者公开发表文章,认为经济学不讲“道德”。之所以如此,按照一些经济学者的说法,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为了在市场交易中获取利益,每个人都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因此,发展市场经济自然会解决人们的道德问题。现在看来,这种看似符合逻辑的论断,是多么的不堪一击。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无处不在,因此总有一些人还利用不完善的信用体系获取不法利益。且不说华尔街曾经出现的“庞氏骗局”,仅就发生在英国主要城市的街头骚乱而言,市场经济虽然能够影响上层建筑,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
  道德是一种自律机制,道德也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当一个道德标准被多数人所接受的时候,就变成了社会公德。社会公德包括职业道德、商业道德,但是,职业道德、商业道德不等于社会公德。一名青年在本行业可能是职业道德楷模,但是,当他走进社会,参与打砸抢烧暴力犯罪活动的时候,他就违背了社会公德。人性的多面性决定了不能依靠市场经济来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而应该在加强职业道德、商业道德教育的同时,使更多的人接受社会公德教育。或许正因为如此,创建古典经济学派的《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在深入分析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的同时,撰写了《道德情操论》,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期望商品经营者提高道德水准,避免资本主义彻底沉沦。
  不过,在一些市场经济原教旨主义者看来,市场经济是万能的。市场经济的“理性人”假设,实际上是把每个人都看做是理性的“经济动物”,他们除了投入市场交易获取利益之外,不会有其他的需求。这种把丰富的个体扁平化,把复杂的人格简单化的分析方法,居然能在中国畅通无阻,足以说明我国的市场经济理论还处于初级阶段。
  市场经济不能解决我们的社会问题,市场经济本身就是问题。过去我们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现在我们终于意识到,试图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正因为如此,中共中央在强调经济建设重要性的同时,强调社会管理的重要性,试图通过加强社会建设,解决市场经济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其实,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立法者早已意识到市场经济的局限性。许多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制定商人交易规则的同时,已经自觉地把调整商人之间关系的商法与调整社区居民之间关系的民法区别开来,通过创制不同的法律规则,逐步调整市场经济所造成的紧张关系。譬如,日本商法典规定,如果是商人之间借贷关系,如果没有约定利息,那么,仲裁机关或者法院可以确定商人具有利息的请求权;而日本的民法典则规定,如果民事主体之间没有约定利息,那么,在处理借贷关系的时候,仲裁机关和法院可以裁判民事主体没有利息的请求权。这些规定无非是重复中国几千年传统的道德行为规范而已。这些国家之所以煞费苦心,将商业行为与民事行为区别开来,根本原因就在于试图通过法律规范将那些早已消失在市场经济汪洋大海之中的道德规范重新打捞出来。
  在笔者看来,如果有人认为,只用一个纯粹的民商事法律规则,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切问题。这样做非但不能维护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的道德规范,反而使中国的市场经济变得一团混乱。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对市场经济缺乏正确认识所造成的。发生在英国城市街头的大规模骚乱,再一次证明,如果“道德崩溃”,那么,即使有相对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也会出现人间悲剧。
  道德是一个国家公民个体的行为准则,而法律则是一个国家公民整体的行为准则。强调社会公德就是要寻求共识,凝聚共识,把外在的约束转化为自律行为。如果失去了内在的精神约束,那么,任何荒唐的行为都可能出现。中国古代之所以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希望从加强自身的修养做起,以道德自律来完善社会秩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发展市场经济更不应忽视道德的力量。


标签:市场 市场经济 经济 为何 会出现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