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宏观论坛

中国碳转移的困境

时间:2012-3-24 21:48:30  作者:  来源:经济学家周报官网  查看:232  评论:0
内容摘要:【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易 鹏】    在低碳经济的主战场上,中国必须加快制造业结构的调整,很多“高污染、高消耗、高投入”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正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据海关...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易 鹏】

    在低碳经济的主战场上,中国必须加快制造业结构的调整,很多“高污染、高消耗、高投入”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正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据海关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72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中国继2009年后,再次捍卫了世界第一出口国的地位。中国2010年的GDP增速能够保持10%以上,出口给力不少。
  无疑,改革开放以后, 出口型经济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庞大的出口型经济的规模,形成了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严重依赖性。GDP、税收、解决就业方面出口型经济都是栋梁之一。目前,中国与进出口相关的就业人数超过1亿人,外资企业直接就业人员达到4千万。
  但凡事有利有弊。中国在分享出口型经济巨大红利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种代价既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也包括了中国要承受越来越大的国际气候谈判中对中国碳排放的巨大压力。
  在全球化分工中“低收入国家生产、高收入国家消费”的格局使得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要为全球低端制造环节中的“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买单。发达国家凭借技术、标准和软件的垄断,占据价值链的制高点,而将高排放量的产业或是产业的低端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碳转移的最大阵地。有数据表明,中国每年仅这种产业转移造成的碳转移高达12亿吨,占中国目前碳排放总量的近20%。
  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上第一大碳排放国,在2007年就以72亿吨的碳排放量超过了美国的59亿吨(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数据)。而在1990年到2006年期间,中国一个国家就增加了世界碳排放量的一半。而让中国这样让碳排放量迅猛飞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出口型经济。而出口型经济中,绝大部分的碳排放来自于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碳转移。随着欧美国家产业的升级,它们将大量低附加值、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由于中国拥有大量的人口红利,具备优势明显的制造成本,使得中国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世界工厂”。有关数据说明,中国每年仅这种迎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造成的碳转移高达12亿多吨,占中国目前碳排放总量的近20%。假设把这12亿吨的碳排放转移回发达国家,即由发达国家自己生产袜子、皮鞋、冰箱、洗衣机。那么这样以来,美国将再次成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第一大国,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
  中国成为世界碳排放第一大国,尽管中国有历史累积排放量低,尽管人均近6吨的排放量比起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这些人均20吨的国家而言,还是有差距。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就是,中国人均碳排放量已经超过了世界人均不到5吨左右的水平,中国如果继续重演一次美国等国的碳排放历史几百年,估计地球真的要毁灭了。国际上必然会在碳排放上给予中国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已经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与最近结束的坎昆会议上得到了体现,甚至国际上有声音认为,中国成为了世界气候谈判的麻烦的制造者。对于一个目前快速崛起的中国,要想真正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面对自身巨大的碳排放量,必须采取实际的行动。为此,中国政府自己主动提出来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量降低40-45%就是这样一个目标。
  同时,国际上由于气候变化的多变谈判进展缓慢,对于一些相对积极推进低碳发展的发达国家而言,可能会出台单边主义的办法,出台碳关税就是之一。所谓碳关税指的是对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碳关税最早由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提出,目的是希望欧盟国家应针对未遵守2005年2月生效的《京都协定书》的国家课征商品进口税,否则在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运行后,欧盟国家所生产的商品将遭受不公平之竞争。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授权美国政府对因拒绝减排而获得竞争优势的国家的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尽管这一法案暂时还没有在美国参议院获得通过,但该法案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反响。碳关税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来,从某个方面来说确实有利于推进人类应付气候变化的挑战。
  当然,既要达到中国政府提出的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量降低40-45%这个目标,又要减少主要贸易伙伴通过碳关税带来的制约,那么中国就必须对出口型经济实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低碳出口经济,绿色出口经济,减少承接的碳转移量。为此中国应该在出口型经济中,大力推行经济发展的转变。大量高耗能、高碳的产业必定加快淘汰的速度。对这些产业无论从财政补贴、土地供应、电价还是出口退税方面,都要采取会歧视的政策。逼迫出口型经济,转变到低碳、低耗能、低污染的路径上来。
  而在这些减少碳转移的对策之中,必然还包含着进一步地推动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是否升值一直充满争议,各种利益集团为了自身利益不断发声,导致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一直是缓慢的,甚至有一段甚至是停滞的。2011年1月1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6216元,该中间价较前一交易日的6.6349大幅跳跌133个基点,人民币汇率从而再度逼近1月4日创出的汇改历史高点。相信,伴随着国际上对中国碳排放量压力逐渐增大,中国为了减少碳转移量的动作,必然会进一步助推人民币升值。


标签:中国 转移 困境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