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产业战略

试论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

时间:2012-3-24 15:01:01  作者:  来源:经济学家周报官网  查看:254  评论:0
内容摘要:【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牧区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王关区】      牧区是草原集中连片的分布区,是以绿色草原为主体生态景观、草原畜牧业为基础产业的特殊经济区域。目前,我国牧...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牧区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王关区】

    牧区是草原集中连片的分布区,是以绿色草原为主体生态景观、草原畜牧业为基础产业的特殊经济区域。目前,我国牧区主要包括13个省(区)的268个牧区半牧区县(旗、市),面积达4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42%,主要集中分布于中西部经济地带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原因,牧区仍然是全国经济发展的滞后区、民生改善的薄弱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切实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有效促进草原牧区又好又快发展,对于根本改变我国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效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和稳固边陲等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以国务院文件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认识草原牧区的区清,深入研究、科学实践草原牧区的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等,也是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

    不断加强草原生态建设

  中国是世界第二草原大国,拥有约4亿公顷天然草原,占国土总面积的41%左右;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原又是主要江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草原具有非常之大的生态功能,是我国主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由于盲目开垦、载超过牧等原因,使得草原严重退化沙化,其生态防护功能和经济产出功能不断下降,本来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却逐渐演变成沙尘暴等生态灾害的源,特别是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系统已出现恶性循环、逆行演替的态势。我国草原退化面积以每年近2000万亩的速度扩展,草原退化率已上升到57%左右;内蒙古草原退化率由20世纪60年代的18%增加到80年代的39%,21世纪初期已达到74%左右。近年来,国家相继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等,拉开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大幕,使得少数地域的草原生态环境有所改观,然而草原生态总体恶化的势头还没有得到遏制,草原资源恢复、生态改善是百年大计,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努力。可见,草原资源的恢复、环境的保护、生态的建设,是草原牧区一切工作的中心内容,是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和切入点。
  草原牧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而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经营方式及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落后,特别是长期以来没有步入生态与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轨道是酿成如此后果的主要原因。草原牧区加速沙漠化的生态现实,已严重影响着牧区及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草原资源严重退化,草原及其草原畜牧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处于休养生息的阶段,一大批牧民需要开拓新的主营产业,除大力发展草业主要是保护性的草业外,还要千方百计地拓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推进牧区工业化、城镇化,从而减轻人口对牧草资源的直接压力、使得大草原真正得以恢复更新。同时,牧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牧业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绿色植被资源锐减而引发的荒漠化问题;草原牧区又是我国的生态屏障区,只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正在衰退的草原资源等是可以逐渐恢复的。
  只有实现草原生态良性循环,才能为草原畜牧业等牧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才能满足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因此,《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牧区发展必须树立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路子。
  坚持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草原牧区就应该选择并实施生态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也就是,要树立生态优先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强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以恢复草原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完备基础设施和传承草原文化为基础,致力于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社会结构等,走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协调持续、高效快速发展的路子,逐步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结构合理、机制完善、功能高效、良性循环、进展演替。
坚持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草原牧区就要把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作为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和切入点,加大草原生态工程建设力度,建立草原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就要逐步实现草畜平衡,彻底遏制草原生态持续恶化的势头,有效推进草原生态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的转变。就要努力做好基本草原划定和草原功能区划工作,把保护基本草原和保护耕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就要坚持重点突破与面上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展开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要进一步加大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力度,完善建设内容、合理实施办法;要继续扩大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投入规模,提高投资的生态经济效益;要新建科尔沁退化草地治理、伊犁河谷草地保护等重点草原生态工程,有效恢复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的生态功能;要启动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保护具有代表性的草原类型、草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

    有序推进牧区产业发展

  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全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是几千年来形成的合理利用草原资源的生产经营方式,既包括传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精华,也可纳入现代的科学技术,使其逐步实现现代化;牧区矿藏、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富集,旅游资源丰富,畜产品资源优质、且有特色,这就为牧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草原牧区的第二、第三产业如何合理有序地发展,草原畜牧业的现代化怎样推进等,应该以《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进行深入的研究、科学的实践。
  草原牧区第一产业,主要发展生态畜牧业、生态草业等,生产优质高效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特色产品,同时涵养草原资源,遏制沙漠化与水土流失,改良生态环境。草原畜牧业既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也有较大的市场需求潜力,要继承传统游牧业的精华,应用现代畜牧业的相关技术,不断拓展草原生态畜牧业。实施内蒙古及周边牧区草原畜牧业提质增效示范工程,大力发展草原生态家庭牧场,有效完善草牧场流转机制,支持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促进草原畜牧业规模化经营和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注重草原的维护、恢复和永续利用,加强草牧场基本建设,稳步推进良种工程,建立完备的优良畜种和草种选育与推广体系,提高牲畜的个体品质,增加牛羊肉、羊绒、牛奶等特色、优质畜产品的产量,发展无公害畜产品、绿色畜产品和有机畜产品,加大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积极注册商标,打造草原品牌,加大对草原畜产品知名品牌的宣传力度,提升草原畜产品的影响面和知名度,实现优质优价。草原畜牧业主要是放牧畜牧业,放牧畜牧业的现代化主要是轻度利用草原、适当规模经营、科学划区轮牧、加快牲畜改良、完善防疫体系,积极调整畜群、畜种结构,还要建设和完善棚圈、饮水等饲养设施、设备,形成以牧户为基础、以嘎查(村)、苏木(乡)、旗(县)为补充的饲草饲料储备网络,实行政府饲草料储备制度,切实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草原牧区少数地表水资源丰富、土壤条件优越的地域,才可以发展节水高效灌溉饲草料基地,进行舍饲、半舍饲,发展集约型畜牧业。
  草原牧区第二产业,要在发展生态工业和环保产业的总体框架下,着力提高畜产品加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等的综合素质与竞争能力,增加优质高效的符合环境标准产品、绿色加工食品等的有效供给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业“三废”的排放量,逐步推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以绿色食品、特色优质产品为主体的畜产品加工业。畜产品加工业是牧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其基础产业畜牧业实现产业化的“龙头”。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特别是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路子,提高畜产品加工业及其企业的整体素质、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实现由传统畜产品加工业到现代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升级;另一方面,要合理有效地利用牧区的优势畜产品资源,生产特色化的绿色产品、环标产品、优质产品、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产品、企业、产业的竞争能力,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要在有条件的地方加快建立牧区大型饲草料加工厂,提高饲草料加工能力和优质牧草、农区秸秆的利用率。继续扶持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民族手工艺品生产企业发展,扶持民族医药产业发展。
  有序发展生态型的能源工业。牧区的能源工业主要包括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等。而传统的煤炭、电力工业一般为高污染的产业,对牧区生态环境的维护与改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大幅度提高废气、废水、废渣的治理水平,实现达标排放,同时不断改善工艺设备,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少污染、甚至无污染的生态能源工业。特别要在真正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序开发矿产资源,整顿开发秩序,提高准入门槛,可实行生态型、集约化、小数量(企业数量少,开采的总体规模小)的渐次开发,并把相当一部分牧区矿产资源作为国家的长期储备资源。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的绿色能源。风能、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又是绿色的清洁能源,而广大牧区人口居住相对分散,建设网电成本很高,大力进行风力发电、太阳能的转化利用,对牧区工业化及现代化的实现非常重要。
  草原牧区的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滞后、社会发育程度低下,制约着其第二产业及第一产业的发展。要在交通、信息、科技、教育、文化、金融等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拓展草原文化产业、草原生态旅游业等的特色优势产业。辽阔的草原牧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草原景点以及游牧生产方式与牧民生活习俗,景观独特、别具一格,回归自然、清新舒适。草原旅游业就是绿色生态型旅游业,对国内外游客有很强的吸收力。大力发展草原旅游业,有利于转移草原畜牧业剩余劳动力,缓减人口、牲畜对牧草资源的直接压力,使草原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牧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并扩展牧民的收入来源。

    切实增加广大牧民收入

  当前牧区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然而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遍滞后于农民,牧区仍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2010年,全国牧区牧民人均纯收入4493元,比全国农民人均收入低1426元。内蒙古的牧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牧民人均纯收入的水平要高一些,但是,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牧民收入来源单一,增收的难度也更大。“十五”时期,内蒙古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3%,比农民收入增幅低3.2个百分点;“十一五”前三年,内蒙古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比同期农民收入增速低4个百分点。2009年,内蒙古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19.47%、家庭经营性收入占64.59%、转移与财产收入占15.94%,牧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12.09%、家庭经营性收入占75.28%、转移与财产收入占12.63%,牧民工资性收入比重较农民低7.38个百分点,转移与财产收入比重较农民低3.31个百分点,而牧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较农民高10.69个百分点。说明牧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家庭经营、主要来自畜牧业,收入结构更加单一。因此,必须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基本原则,有效增加牧民收入,大力改善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牧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提高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加快实现富裕、达到全面小康的步伐。
  要贯彻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的政策、措施,坚持保护草原生态和促进牧民增收相结合,切实保障牧民减畜不减收,对广大牧民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支付的成本与作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补偿和奖励。还要考虑在以下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从而形成完备的草原牧区补贴、补偿和奖励制度体系。要建立牧民养畜的直接补贴制度,比照农民种粮的直接补贴制度,根据牧户承包经营的草场面积和饲养牲畜的情况等,由政府财政每年给予直接的补贴。要建立生态草业发展制度,牧区应该发展一批生态草业户,以维护、培育所承包的草场为主业,政府或基金会根据维护草场的面积、草的生长情况等给予一定的补偿费,从而使保护草原、恢复植被成为牧民的自觉行动。要进一步完善禁牧休牧轮牧制度,研究、制定一套生态、技术、经济标准,对于什么样的草场需要长期禁牧或阶段性禁牧、什么样的草场需要休牧进行界定,对于草原的保护恢复情况、生态效用大小进行评估,对于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办法、草原资源的利用方式进行评价等;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的草原才应该实行禁牧封育,不要盲目扩大禁牧草原的面积,切实保障牧民承包草场、放牧经营的权益;要建立休牧补贴制度,根据牧户休牧的时间与规模,分年度给予充足的饲草料或现金补偿;也要对于禁牧、休牧的模范户给予奖励。要建立草原生态补偿制度,根据草原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等,确定科学合理的补偿办法及补偿标准,对草原牧民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从而理顺草原生态功能维护者与草原生态效益享受者以及政府等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要根据牧民为有效保护、永续利用草原资源,为恢复、维持、放大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效能所作出的贡献,进行长期的生态补偿。
    适当鼓励劳务输出,稳妥推进草原畜牧业剩余劳动力向非牧产业、非牧区域的转移,是优化收入结构、促进牧民增收的途径之一。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落实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牧区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补贴等政策,对转移就业牧民提供免费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等服务,要让牧民在新设立的毒草治理、围栏管护、减畜监督、防火、鼠虫害测报等草原管护公益岗位上就业,还应该要求牧区企业积极吸纳牧民就业。
    牧民及牧户向异地转移(移民)或向非牧产业转移,必须坚持自愿、可能与逐步推进的原则,决不能一哄而上、一刀切齐。要在妥善解决了转移人口的生活与生产条件,并切实寻找到了发展出路的基础上,再实施转移。无畜户与少畜户可向生态(保护性)草业专业户转变;适当引导有条件、有意愿的牧户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等。要确保二、三产业户及生态草业户、生态移民户的收入、生活水平不低于畜牧业户。从长远看,应该是少数牧民经营科学的轮牧式畜牧业,多数牧民转移到第二、三产业,成为非牧民;但这样的进程需要很长的时间,主要是一个自然的、自发的过程,绝不能揠苗助长、盲目强行转移。


标签:草原 牧区 可持续 持续 持续发展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